今天是大学生活开始的第一天,第一节上的课叫做Computer Programming,也就是电脑编程。第一节课是在一个大教室上的,一百多个座位几乎被坐满了。这一节课主要是在做一个这节课的介绍,真正开始上课是在明天上午。给我们上课的教授从1979年就开始接触编程了,从最初在只能显示英语文字数字的黑白显示屏编程,到之后学习C++和JavaScript,其中也跨越了二十几年。他给我们展示的那些电脑和编程工具是我从来都没见过的,毕竟他刚学习编程的时候我都还没出生。他给我展示的他的经历也确实让我感受到了科技在这几十年间的发展有多么的大。
他上课的时候有讲到,虽然这门课主要教的是C++这门编程语言,不过这不是一门C++的课程。他还打了一个学习CS的比方。学了CS这么课程就像是学会如何画一幅画,而学习编程就像是最初学习如何画线条。我现在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掌握这门语言,并将手中的画笔运用自如。这门课一共有一个小时四十五分钟,中途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个教授讲课的时候也比较有趣,是不是会讲一些小笑话,最后十分钟给我们放的一个哈佛讲CS的视频也很有趣。
这节课他还提到了一个概念,那就是"Computers are fast idiots"。电脑在计算上的速度确实比任何人都要快,只要人类给它的指令没问题,那么它就能够以十分快并且没有任何差错的情况下完成交给它的指令。不过说电脑是"idiots"主要是因为电脑不像人一样有常识和思维。想要让电脑做一件人类做起来很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很困难的。比如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人很容易就能够分辨出哪些是人哪些是猫哪些是狗,但是要让电脑学会分辨,就必须给它足够多的信息才行。
Pg. 27 《论语|辜鸿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Pg. 171《刻意学习》"那一年,我去了清华园,你去了阿里巴巴"
这篇文章让我很感动。每个人一生中有很多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刻,做出选择是需要勇气的,而在做出选择之后坚持自己的选择一直走下去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我人生中有几个作出重要选择的时候。第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选择就是高中去美国读书。那个时候我觉得国内的应试教育不适合我,我在那样的环境下感觉过得很压抑,不自由。于是我选择了出国,远走他乡,并且一出去就是三年。我现在觉得我那个时候做出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这三年使得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在国内根无法得知的东西。这三年有很多伤心的时候,也有很多让我觉得很快乐的时刻。我在那边的高中也交了很多要好的朋友,我现在也时常会怀念和她们在一起的时光,会去思念在大洋对面的她们。
第二个重要的选择就是大学本科读CS。最开始我其实对未来想要学什么没有概念,我小学的时候曾经想要成为歌手,初中的时候想要成为心理学家,高中的时候想要成为植物学家博物学家。不过最后我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个,毕竟这些都只能算是我的兴趣,作为未来的职业来说并不是很适合。我会选择CS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必定会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以后找工作是没有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对电子产品和高科技一类的东西很感兴趣,希望以后能够靠自己的技术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第三个重要的选择就是本科到荷兰念。本来我其实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美国读本科,不过主要是因为美国大学的学费太高,我每年花着钱确实很为家里心痛。现在我不觉得自己有选错,来到另一个国家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认识来自个国家和自己有不同经历的朋友,这样的经验是难能可贵的。而且这边中国人也很少,刚好给我一个好好练习口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