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便签:辨别知识和信息
之前介绍便签法的时候,只说I便签要“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并未具体要求什么。对于刚入门的学习者来说,保有一定的理解自由度更放松。
现在我们要把重述对象从“知识”扩展到“信息”,这就需要强化对信息的分析和整理,所以,请尽量在I便签中刻意体现你对信息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的思考。
知识和信息也没有那么泾渭分明:哪怕是一本很严谨的大书,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相反,哪怕是一篇写手炮制的微信文章,也有上下文。
因此,有些时候我们不容易直接断定一些内容是信息还是知识。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具备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的能力。
插入图片
不仅I便签有助于分析整理信息,A1和A2也会促进对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的界定。
不要急于质疑和挑战
之前的文章中曾经说到过,有一类学习者习惯于“附会式学习”,比如拿到一本书翻阅后得出结论是“这不就是说学以致用么”,又或者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还有一类学习者,遇到新信息时倾向于质疑或挑战。他们甚至只扫一眼封面就频频摇头:“书怎么能不看完呢?”“把读书变的这么功利有意思吗?”
习惯性质疑是学习的障碍,这和我们所鼓励的“批判性思维”完全是两回事。
用一个故事来帮助大家区分习惯性质疑和批判性思维:
熊十力要学生徐复观去读《读通鉴论》。徐很快读完,谈了许多对这本书的批评。熊十力斥之: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好的地方,却专门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时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就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摄取了营养。多年后,徐复观回忆道: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遇到新信息时,在分析阶段(问前因后果)主要关注信息的有用、有价值之处,到了整理阶段(问适用边界)再去质疑和挑战。
在大多数情况下,按照信息的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进行分析和整理已经足够了。若仍然有模棱两可之处,那么下面两类问题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价值观:遵循的价值观是什么(所谓价值观,其实是一种排序,即什么比什么更重要?)作者和我的价值观一样吗?
参考资料:信息源(参考的书)是什么?需要顺藤摸瓜去检索吗?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看书比看手机更容易有收获?
并不是因为书中信息更好、更正确或更系统。而是书中内容能更有效地帮助学习者理清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
如何借助A1、A2便签来追问和反思?
请你试着回想一下,给你带来最大改变的一次学习经历是什么?
如果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的回答应该是某个刻骨铭心的经历,而非某次课堂或书本的学习。
对成人学习来说,学习的起点往往是因为遇到了问题。未婚未育的人大概不会看子女教育的书,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也不会去看团队管理的书。
遇到问题,找相关的致用类图书去读、去学习,这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但很多时候,你遇到的问题很特殊,在书中找不到现成答案,怎么办?
你可以去咨询别人,问过来人、问老师、问专家顾问。但如果没有人能回答呢?或者回答的人不够权威,以至于让你怀疑答案还不如自己想的呢?
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多,大到市场战略如何制定,小到父母催婚怎么办。其实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前因后果千差万别,没有一本书可以提供给我们现成答案。
而通常在解决这类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开启了宝贵的学习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水乳交融、难分难解。
从知识或信息中学习(即Knowledge,称为K机制)并非人类学习的唯一机制,学习的另一维度是从经验中学习(Experience,称为E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