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中原,驰骋沙场,这是君王、名将的目标追求。但是,从南方北伐中原,想要取得胜利,难于上青天。从诸葛亮北伐开始,到太平军北伐,只有朱元璋取得胜利。明军一年时间攻克燕京,顺带收复宋朝几百年都没能拿回来的“燕云十六州”。
朱元璋创业,难度系数很大。1356年在金陵建立基业,征讨群雄,12年后才派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军北伐,且稳扎稳打,方才取得胜利。与此同时,朱元璋派李文忠、廖永忠、汤和、朱亮祖、胡美等南征,夺取福建、两广,基本实现统一。
明朝灭亡209年后,东王杨秀清筹划北伐,让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兵马北上中原,目标是直奔燕京而去。但是,太平军北伐时,他们才在南京(金陵)生活2个月而已。
朱元璋雄才大略,明军精兵悍将如云,尤其是徐达、常遇春等猛人的存在,还要准备12年才能北伐。杨秀清不一样:1853年3月夺取南京,5月就将林凤祥、李开芳从扬州调回来,率2万人北伐。
从时间角度看,杨秀清太过仓促,2个月时间能做些什么呢?如此草率出兵,也就朱祁镇北伐可比。1449年,“战神”朱祁镇只用几天时间就调集京师20万兵马北上,酿成土木之变,若非于谦力挽狂澜,明朝估计要崩溃。
杨秀清的北伐,太过着急,也很草率,2个月显然不够。那么,为何杨秀清这么急着北伐呢?杨秀清也是雄才大略,“首义五王”中能力最强,有杨秀清指挥调度,石达开才能打赢清军,东王的确不是一般人。
2个月时间筹备,杨秀清就敢北伐,与太平天国所处的战略环境有关,是一种无奈,却也是一种错误的选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851年1月,金田起义,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纵观史上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的对手最强大,作战难度也是最高,比刘邦、黄巢、朱元璋、李自成面临的环境更险恶。
秦末天下动荡不安,六国贵族纷纷复国,项羽更是横扫秦军,否则岂能有刘邦成功的机会。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皇帝自顾不暇,节度使相互拆台,黄巢才能“走遍”全国。
朱元璋起义,虽说周边群雄很多,但并没直接面对元朝进攻。北边的韩林儿、刘福通与元朝主力作战;元朝皇室、将领之间彼此内斗,无法整合资源,
李自成起义,起初名不见经传,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的影响更大,还有清军在关外虎视眈眈。再则,明朝遇到“小冰期”,又因为文官做大,江南赋税征很难完成,故而支撑不起摇摇欲坠的江山。
太平天国起义,清朝是什么情况呢?八旗、绿营衰败,但朝廷依然控制天下兵马与赋税,还因为开放了通商口岸,税收得以增加。此外,除了太平军,当时并未出现其他能对清朝造成严重威胁的其他起义军。
换句话说,清朝几乎是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围剿太平军,以雄厚的国力为依托,在消耗战中打垮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是孤军奋战,四面都是清军,此时南京的糟糕环境比朱元璋时代更加糟糕。
金田起义以来,杨秀清率领太平军一路北上,取得不少胜利,2年多时间就攻克了南京。但是,清军主力并未遭到损失,因为他们从未进行一场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战略会战。
杨秀清来到南京,向荣军团也跟着来,在南京东郊孝陵卫组建“江南大营”,围困南京的同时,阻止太平军东征苏常。琦善率八旗、绿营一万余人,组建“江北大营”,与江南大营一起围堵南京。
一路攻克城池,旋即又放弃,太平军酝酿北伐时只有南京、镇江、扬州是“半控制”状态,其他地方都是清朝的。为何是“半控制”呢?太平军在城内,城郊还是清朝的,江南大营与南京最近的距离才3公里,说话大声点对方都能听到。
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全民分别编入“营”,城内商业、手工业萧条,如何确保粮食补给,并生存下来,是杨秀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为了粮食,太平军必须西征,夺取长江中游产粮区。为了西征,太平军必须北伐,掩护西征。
北伐中原,好处很多。首先,清朝北方军团时刻处在紧张状态,再加上北伐中原会推动当地“捻军”起义,清军难以增援江南。再则,为了保护京师,清朝会调遣两大营北上,减轻南京的压力。
事实的确如此,林凤祥、李开芳北伐中原,成为“捻军起义”的导火索。清朝为了保住腹地安全,多次抽调江北大营清军北上,例如周天爵、胜保军团,都要返回北方布防。
北伐出征一个月后,太平军开始西征,由于清军被抽调,胡以晃的西征军团进展很顺利。不久,韦俊、石祥祯、林启荣、罗大纲参与西征,开创大好局面。太平夺取庐州,安徽巡抚、湘军鼻祖江忠源败亡,太平军三次夺取武昌。
可以说,杨秀清北伐,是出于局势考虑,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北伐依然是错误的,尤其是孤军深入,区区2万人就去攻打燕京,无异于自取灭亡。如果杨秀清把目标定在河南、两淮,林凤祥、李开芳也许就成功了。
战略环境迥异,明太祖朱元璋、东王杨秀清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结果,朱元璋取得了胜利,徐达、常遇春威名远播。林凤祥、李开芳前期势如破竹,6个月就打到天津郊外,却孤立无援,坚持2年后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