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去与彷徨中寻找自己的路

我曾以为,自己已经渐渐从妈妈离世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但这周发生的事情让我明白,其实并没有。我依然需要时间——去悲伤,去思考,去重新看待生命的意义。

妈妈是一个勤劳、贤惠、孝顺、能干又睿智的人。可她的离去,却让我不禁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我害怕如果我也像她那样为家庭付出一切,最终我的先生和孩子们会怎样对待我?他们会真心为我悲伤,还是像老家一些人对待逝去的妈妈那样,甚至带一丝恐惧?这些念头缠绕着我,让我不知该如何继续前行。

最近带孩子时,我特别容易失去耐心。我内心渴望能温和地对待他们,可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越是做不到,就越焦虑,而我只能不断告诉自己:从此以后,真的只能靠自己了。

先生试图鼓励我,说多陪陪孩子,时光转瞬即逝。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却无法全心投入。越是勉强,就越烦躁,甚至不自觉用权威压迫孩子服从。连大宝都开始有些反抗,这让我更加自责。

昨晚,我本想和先生聊聊自己的状态,没想到他的回应却深深刺痛了我。他说:“你妈妈一辈子这么操劳,把你们都养废了。”我听完几乎要炸了。他认为我妈包办太多,导致我们姐弟三人缺乏自主生活的能力,但他同时又期待我能像妈妈那样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只是不要“包办”。这种双重标准让我感到窒息。

我赌气地说,那就向你妈妈学,放手、躺平,让孩子自然成长。你们兄妹不也长得挺好?生活能力强,社交也没问题。也许我真的该放宽心,让孩子顺其自然,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学习上不必硬卷,健康快乐就好。有些话,就不必和先生多争论了。

妈妈确实为我们做了很多,但她并没有让我们变成“废人”。我们或许不那么世故圆滑,但正是她的照顾,让我们能更自在地做自己。我们性格文静,更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勉强融入人群。每种生活方式都值得尊重,不必要求每个人都阳光外向、善于言辞。况且,母亲乐于给予帮助,这让她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是她表达爱的独特方式。

我知道我成不了婆婆那样的妈妈,也做不到妈妈那样的妈妈,我也有自己的带娃方式。但我真的在思考,是不是该学会放松一些,不要那么急功近利。教育是长远的事,在我自己心态还不稳定的时候,更应先调整好自己,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至于不擅表达的先生,也许我更该放下期待。记住我们共同的目标是把孩子养好、把日子过好。让他专注赚钱,提供物质保障;而情绪价值,奢望从他那里获得,确实太过奢侈——还是靠自己供给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更不要为坏人浪费一秒 及时止损,过犹不及;错了方向,停下来就是进步 割舍一段坏的关系...
    苏苡落阅读 36评论 0 1
  •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孔子《论语·尧曰》 建立周朝的时期大加封...
    陆颜阅读 14评论 0 0
  • 在单位上班一定要会装 1,要装作很忙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忙"是一种优势,更是-种保护色。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让...
    执剑饮烈酒阅读 20评论 0 0
  • 市一院心外科的无影灯骤然熄灭时,监护仪的刺耳警报还在手术室里回荡。当保安撞开反锁的大门,眼前的景象让见惯生死的医护...
    Fomn阅读 8评论 0 0
  • 从他或她,文字中隐隐的,暗含着的对自我容貌形态的描述来看,他似乎是个翩翩美男,潇洒男儿。她似乎是个清丽美人,婀娜多...
    l一泠阅读 169评论 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