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最新一期的《奇葩说》,辩题是「当我不合群时,我要不要改」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学生,与宿舍的同学关系非常不好。原因是这位同学非常自律,严以律已,尽量不做影响别人的事情,在他看来这是最高层次的道德。与他相比,其他同学在宿舍打游戏外放声音,吃味道很大的食物,让别的同学帮忙占座,然后在上课前最后一分钟到教室去坐在那个很多人都眼馋的座位,这是很大的不道德。
无可否认,其他同学的行为是有一些不道德。学生宿舍中总是会出现类似的矛盾,大家总是会寻求合适的解决办法。表达不满、吵架、甚至大打出手,这都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但是这位同学不是这样想,他解决的方式是对抗,沉默地对抗。拒绝沟通,拒绝表达,在心里默默积攒对同学的不满,最终变成对整个宿舍的集体失望,然后更沉默,更怨恨。
这是不合群的例子。当然不是说这位同学应该与其他同学一样,在宿舍吃味道很大的食物,游戏外放声音。只是除了默默对抗之外,有没有更好地不合群的方式?
歌德曾说「一棵树上很难找到两片叶子形状完全一样,一千个人中,也很难找到两个人在思想情感上完全协调」。
在这个多元、利己、争夺的时代,求同存异是对彼此最大的善良。
说到不合群,恐怕很多人都会对号入座,给自己这样的评价。大部分人并不是真的不合群,只是不合某一类群。三五成群,喝酒唱K,你可能不合这个群;三五书友,品书论道,你可能合这个群。关键是你能找到自己的群。
或者你找不到群,但是能找到自己。就像高晓松最喜欢一个人吃饭,一人一书,这是最舒服的状态。
有人说,对孩子来讲,最需要的是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何尝不是成年人的需要。
认同感和归属感都离不开群,却不取决于群,取决于心里的平衡。
曾经,我有非常拧巴的人生,缩在一个角落,看似非常独立,怡然自得。但那只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我的自我认知却是极不合群。
外在没有一个群体可以让我有归属感,内在与自己不能和谐相处。如果不合群能带来痛苦,带来最大痛苦的是对自己的不认同,无法与内在和谐共处。
当你清楚每个人都同时有几个自我,所谓的人格健全不过是有能力让各个「自我」和谐相处,也许你就不会急于找合适自己的群。
就像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所写的日本一样。这个民族是极度矛盾的,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
在日本的文化中,人格是可以割裂的,一个人认同强烈的尊卑顺序和家庭秩序,却也认为在外享受是理所应当的。日本人的矛盾归根结底是日本文化把生活、社会、人自身等方面割裂看待,每一方面都有独立的意识和价值判断。看似矛盾,实则正是这些看似矛盾的方面构成了统一的日本文化。
有人说,要追求快乐的生活,可是要快乐就一定有悲伤。因为快乐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感觉,人的各种感官总是相互依赖的。没有悲伤也就感受不到快乐。生活,我们都追求的不过是平静;心态,我们能追求不过是平和。
我们可以不合群,却不能拿自己去对抗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