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优生和差生的最大的差别是在家学习的质量
——寒假作业检查有感
郑标工作室周国新
寒假结束了,开学一天多来,我们多数的老师进行了寒假作业的检查。面对检查结果,可谓五味杂陈,因为作业的质量和数量差别很大。联系一下,他们的学习质量,我得出一个结论:优生和差生的最大的差别是在家学习的质量。
学生的作业按数量和质量,可以分成三类:
优秀生的作业,假期作业和在学校的作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几乎是没有差别的。读书、练字、为父母做事、看电视写感受,一样不少。而且,篇篇文字闪烁着思考的光芒,即使有需要完善之处,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中等生的作业,假期作业比平时作业要次一点。数量基本不少,但质量总是有点不尽人意。不是写得不完整,就是写得匆匆忙忙,表现出一定的浮躁心理。
差生的作业,查还不如不查,因为他们中好一点,写得潦潦草草,缺胳膊掉腿;还有的偷工减料,把字帖撕得只剩下薄薄的几页;最可气的是一些学生整整一个假期,啥不写。这类学生就是所谓的“学渣”了。
这样的现象,很普遍。学校教育难以奏效。我认为,学生不做或应付作业,有三个因素。
其一、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大且一刀切,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学习个性的差异。但我的作业在量上远远少于平行班级的作业,只是读书、练字、预习、看电视写百字读后感。作业的弹性很大,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只要写都能写好。而且在作业质量不做要求,只是在作业态度上有要求。
其二、是家庭的因素。学生年龄小,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差生的作业质量差,我以为是家长进行所谓的“放羊式”管理所致。也有可能是因为家长基本上没有管理或者进行的是无效管理。
第三、离开老师的管理后,学生自甘堕落,只顾疯玩。
而这三点的关键就是家庭因素。
首先,家庭有孩子学习的环境吗?家里是否有张安静学习的课桌,是否有学习的氛围?学习是有条件的。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在家的时间远远多于在校时间,如果全家人都不学习,而且在从事玩手机、看电视甚至是打牌等娱乐活动,这样家庭的孩子,如果能学习,这个孩子就是神童。
其次,家里是否有人关注于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很多时候,孩子学习处于一种连其自己也没有察觉的“假学习”状态。比如,他看似在读书,他真思考了吗?他在写字,但他写得认真吗?是写还是在抄?他的作业是按时做,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是否有开学前狂补作业的现象?他的作息时间是否过于反常?如果这种假学习的状态得不到及时的纠正,那学习质量还能好得了。
第四、家里是否有人在陪伴他学习。孩子在学习,你可以在一旁做家务,看看书。这其实就是一种好的陪伴。但千万不要在旁边大声谈话、看电视、手机。如果你有办法,让小孩能因你在旁边而感到学习价值,你就是成功的家长。不是有不识字的农民父亲,采用让孩子把学到的知识教自己的方式而取得教育成功的例子吗?
总之,孩子受教育很简单,但要取得很高的教育质量,家长不付出或者不会付出是很难实现的。孩子学得优秀与否,跟在家是否有真正高质量的学习是密切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