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同课异构(2):“一”以贯之,感受乡情
原创 章登享 薛晴 水先生的语文生活 2024-02-27 18:05 广东 2人听过
图片
本文选自《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教例选粹》
教例简述
《社戏》是鲁迅先生为数不多的以抒情写意的手法表现农村美好风光风情和人性人情温暖的优秀作品,是初中教材中的传统名篇之一。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的一段生活经历,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风貌,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可爱形象,再现了自由快乐的乡村生活图景。
李成秀老师的教例,以主问题“《社戏》中真正令‘我’难忘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解读全文,学生在分组阅读与探究中,明白了真正令“我”难忘的不是所看到的戏,而是看戏时所经历和感受的一切——乡间纯真的友爱、儿时的天真烂漫和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
薛晴老师的教例以“民俗”作为小说的切入点,以“民风”作为小说的立足点,以“一”为依托提炼出全文的要素,形成“一个村子一群人、一个月夜一条船、一台社戏一种豆、一份乡愁一种情”的趣味解读,使得整个教学流程线条清晰,重点突出,其设计令人叫绝。
杨木根老师的教学构想摒弃教学中常见的顺向教学思路,采用“倒嚼甘蔗”的逆向设计,以文章最后一段作为切入点,抓住“好戏”“好豆”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让学生在耳目一新的“倒推”过程中,感受作者的童真童趣以及那一份浓浓的乡土情怀。
教例展示二
《社戏》同课异构(2):“一”以贯之,感受乡情
一、切入
如果用几个“一”来概括全文要素,你能想到哪些“一”?
讨论归纳:一个村子一群人,一个月夜一条船,一台社戏一种豆,一份乡愁一种情。
二、过程
(一)描画乡土背景——一个村子一群人
1. 一个村子:名曰“平桥村”:“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2. 一片“乐土”:
(1)不必念书习字:可以免念“秩秩斯干悠悠南山”。
(2)待客真诚朴实:“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客”的地位极高(城镇上很难想象)。表明这里人们非常好客,大人的好客直接影响到孩子,可见这里民风纯朴。
(3)玩耍无拘无束:陪着玩耍钓虾,并且“照例”归“我”吃。(品析“照例”)
(4)没有辈份忌惮:“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3. 一群孩子:
(1)名字中的乡土气息:孩子王“双喜”;大方慷慨的“阿发”;买豆浆的“桂生”……
(2)双喜聪明灵巧:提出看戏建议、“我写包票”……
(3)阿发慷慨大方:号召大家偷自己家里的罗汉豆。(品析“偷豆”情节)
4. 几个老头:
(1)八公公:孩子们用了他船上的盐和柴,以为他会骂,但没有听到他的责骂。
(2)六一公公:偷了他的豆,只是责怪不好好摘,甚至非常感激……
明确:这一个小村,这一群孩子和老人,一个个如此善良、无私、淳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纯真、亲密、友好。正是在这样的乡土背景上,“我”感受到了乡间的温情与温暖,更促使作者去审视这个世界的丑陋与不足。
图片
(二)浸润乡土环境:一个月夜一条船
1. 一个月夜
(1)月下行船。(选出一个小组阅读赏析:“两岸的豆麦……”)
(2)月下看戏。(选出一个小组阅读赏析:乡间社戏反映的民俗)
(3)月夜归航。(选出一个小组阅读赏析:“月还没有落……喝采起来”)
2. 一条航船
(1)水乡看戏“船”的不可或缺。(了解水乡特点,社戏的与众不同)
(2)孩子们驾船陪同看戏的热情真诚。(他们其实并不喜欢看戏)
(3)深夜归航独特的摇船本领。(赏析“……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明确:向往已久的社戏并无看点,但孩子们组织看戏的流程,江南水乡月夜的景色,孩子们船上精彩的“炫技”,让“我”感受到伙伴的聪明能干、热情爽朗,更能让“我”感受到乡间天地的宽阔以及乡下生活的自由自在。这样的美丽环境是城镇里难以看到的,这样的生活也是城里无法找到的。
(三)回味乡土特色:一台社戏一种豆
1. 一台社戏
(1)插说绍兴“社戏”:以演戏的形式祭社,是绍兴一带农村社中每年的“年规戏”,也是绍兴农村的一种民间习俗。
(2)探讨那台社戏是否好看:冗长、乏味,想看的翻跟头的铁头老生一直没有等来……
(3)不好看的社戏为什么还以此为题写文章?
明确:社戏的内容并不重要,看戏的心情才重要,和谁一起看才重要。
2. 一种乡豆
(1)普通的罗汉豆:孩子们看戏归来,疲乏肚饿,商量“偷豆”。
(2)阿发的憨厚:“偷我们的罢……大得多呢”。
(3)双喜的机灵:不能只偷一家,顾及阿发娘的心理。
(4)商量应对八公公:……当面骂他“八癞子”。
(5)妙对六一公公:“当初还不要你的”“把我的虾吓跑了”……
明确:偷豆的故事,写出了乡间小儿的憨厚慷慨、机灵狡黠、调皮无赖,写得情趣盎然,妙趣横生。
(6)小结:一台社戏一种豆,等看戏、去看戏、看戏回归偷豆、吃豆、说豆,粗看并不特别,再看是那样耐人咀嚼,所以作者的结尾写得那样深情:“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四)落脚乡土思绪:一份乡愁一种情
1. 一份乡愁
(1)作者写了一个普通的平桥村和一群普通的人,写了看一台社戏和吃了一种豆,但作者表现的仅限于此吗?
(2)明确:故乡的人,故乡的景,故乡的一切,都是因为它是“故乡”,久居都市、历尽坎坷、饱经沧桑的“我”,在故乡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感受到自由生活。所以弥漫在作者心头的不止是单纯的景美人美,自然还有浓郁的乡思乡愁。
2. 一种情感
(1)作者始终在传达对少年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这是一份简单而又深厚的情感,萦绕在作者心头,他永远难以忘怀的就是这份乡土之情。
(2)点拨:童年记忆与历史文化的乡土是作家们的生命之根,无法切断,故而不管是诗意的乡愁还是温存的回望,都浸润着乡村的种种印记,成为文化之根。《社戏》往浅里说, 是充满着童年趣味的乡土小说;而往深处说,包含着鲁迅深厚的乡土情怀。
三、课文小结
文中一连串“一”,成为我们趣解《社戏》的抓手,一个普通村子的一群可爱的人,一个皎洁的月夜一艘白篷航船,一台社戏一种豆,都浸润在乡土环境之中,寄托的是作者一份绵长的乡愁情结和浓郁的乡土情怀。
阅读 1073
水先生的语文生活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