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蚌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李蚌书吧
书籍是桥梁,引导人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往往由一本书提及的一个人物,去百度更多的标签,于是阅读成为连环套,身陷其中,也可以说是快乐的,也可以说是浪费的。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以吴晓波的这句话作为鼓励。
1
以十块钱购买京东月度畅读卡,以为划算,焉知不是被这十块钱买断了许多时间?
先是把京东电子书扫荡了一遍,下载了几十本,像富豪面对一桌子大餐,每个盘里挟两筷子,不对味的撤下,反正山珍海味无穷尽。
市面上的书,大普货为主,我觉得这样也好,有些书不大会专门想到要看,在这里浏览一下也好,好歹人家流行,自然有流行的道理。
这样就看了一系列暖男作品,张嘉佳、大冰都不错,刘同不大喜欢。
演艺圈人士写书名头来得响亮,不愁销量,给人有内涵的感觉,所以他们总乐于给自己的形象锦上添花,看了陈坤、江一燕、孟非,诚意可嘉,真心觉得他们还是不要写了,即便白岩松、陈鲁豫也没有出过什么好东东,闾丘露微和柴静的书只能算是记者笔录,像杨澜这样隔一段时间就要蹦出来告诉大家“怎么做女人”实在讨厌。
倒是王潇文笔不赖,不属于演艺圈,但因长得不赖、长袖善舞混出点名气,在时尚圈里转悠。这年头会码字真算不上啥,还得颜值高,比如我昨天注意到一位小天女杨冰阳,听说很厉害,看视频挺漂亮――听说整容了――整容能整得漂亮也不易,我便想搜出她的作品看看是不是真的厉害。一搜之下倒是有几本,全是情感类的,敢情识时务的年轻人全奔情感类去了。
说到情感类忍不住吐槽。不管我原本多么漠不关心,但已是切切实实被包围了。尤其喜欢刷微信的话,基本成了情感类的半壁江山。什么《女人的大格局,从不是宫斗剧》、《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远离让你感到自卑的人》……一条条从现实入手,扣紧时代脉博,知心知肺、有理有据。有几篇吧,真是说到我心坎上去了,如《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等等,也记下了几个作者名字,根据文后的简介来看,大都为专栏作者、签约作者,原来在纯文学领域外,尚有一大箩筐文笔高手,针对世俗生活、情感波澜发表高见。我想什么时候得空,应该把他们逐一从网上搜出来加深了解。后来我真的这么做了,搞清了毛尖和毛利是两个人,也发现了一个叫苏岑的相当火爆,微博粉丝达到不亚于当红明星的5000万,而我从没读过她只言片语。从照片上看,她们都知性、漂亮、婉约、优越,有体面的工作和美满的家庭,写情感专栏的作家,自己一定要先过得好。
于是乎越读越觉得自己孤陋寡闻,怎么回事?原打算花两三年时间,把当代文学囫囵摸一把,做到大体了解,略有知名度的作者都不陌生。一度以为接近了目标,看呐,选刊附后的目录里总是些熟悉的名字,但也总冒出新的来,让我欣喜又错愕:居然还有这么好的作者没读过!
2
只能说文字的领域太繁荣了。放下选刊,尚有浩瀚的网络文学,这个干脆不打算涉及。一个坑上百万字,岂不是要了姑奶奶的命?偏文学这一块另有郭敬明一派,不大对胃口暂且放下,韩寒也组了个队开发“ONE一个”APP。
看了《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我被韩寒队伍里方慧和陈谌吸引,把俩人的书调出来看。幸好他们还年轻,方慧只出了一本,陈谌虽出了几本,但我只重点看了一本。看完后写了一篇评陈谌,两篇评方慧,甚至还想写第三篇,想想算了,把自己搞得忒辛苦干啥?韩寒的队伍里还埋藏着多少好手?这样一想,我就把“ONE一个”历史记录调出来,一共有1200多页,我居然想从最后一页翻起,把所有的文档浏览个遍。大概翻了50多页吧(并不只是50多页面,而是每个页面都有链接),实在不能怪我,重新开机的话,不能输入页码直接跳到上次看到地方,而是要重新翻页,才只好放弃了这个伟大的计划。
我是这么想的,新生代的写作力量,大概不在郭敬明那边就在韩寒这边,还有一些在《南风》、《花溪》等杂志旗下,反而在纯文学这边几个,一点意思也没有,老气横秋得不大像年轻人。
3
现在,纸片儿记下曹寇、走走等一大堆姓名,又有微信里好多怪怪的专栏作家名字,陌生的人头攒动,诱惑我去一探究竟。有这份好奇心固然出于这两年对阅读的热心,同时也是许多年不读书所造成的。说来挺有意思,年轻时我大概只读读《读者》和《南风》之类,现在绕一大圈,又回到了《读者》和青春文学。
说到这里。我都能感觉到文学圈鄙视的眼眸了。在鲁院时同学们的案头都是外国名家著作,只有我去图书室借各省期刊。当时就有同学说:看那些干啥?浪费时间。我还是继续借,傻傻地看。因为我们其实是不会订二线期刊的,报刊亭也没得卖,只有鲁院都有。借当时的机会把各省期刊浏览下,了解下各自的风格、水准,也很有意义。回来后订了几本一线期刊,另外选刊是在阅览室借阅的,直到去年,我感到书多了吃不消,而且又发现了一个好去处:市图书馆,里面一线期刊都有,便暂停了2016年的个人订阅。即便这样,由于身兼单位收发,五花八门的书过手都要翻一翻,加上还有朋友赠阅,仍是常常被书包围,导致我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走马观花,不求甚解。
很有意思地是我又看起《读者》来,此杂志长销不衰还是有它的可取之处,当年被王朔批得一无是处,人家也是与时俱进,在鸡汤里不断添加新调料。一个人如果老是看同一类书容易走向狭隘,所以在干收发的同时注意都翻翻,连党政部门派发的《新湘评论》也不放过,穿越理论大帽,孟庆祥《一将难求,垂直与水平智力活动》、李桂文《对未来保持谦卑是这个国家的希望》等颇有嚼头。
4
读多了也是头昏,像今天晚上吧,我就一个字也不想看了,出去蹓跶了一圈,坐这里闲闲码字。接下来该调整下,以看片为主,让近段时间的阅读量适当缓和。朋友会说“你读那么急干什么?”又有朋友认为读这些毫无益处。“你该看看名家名著。”不止一位这样劝我。就连读书笔记也劝我不要写了,纯属浪费精力。文学圈的作派就是贴高大上的书单,以冷僻的外国名字为格调。许多人说:国内的书简直不值一读。
在一段时间里,我为自己不喜欢外国书而感到惭愧,又无法明白别人怎么能消化译作的“格涩”,我还是更亲汉语,字里行间能听到作者的呼吸、心跳。大概我是特别强调语感的人吧。但又无法解释语感好得一塌糊涂的余华、毕飞宇照样迷恋福克纳等人。后来我认真想了一下,外国文学从更广阔的范围脱颖而出,自然有它命题、手法的先进性,但打死我也不相信,一位译作者会像原创者一样字斟句酌呕心沥血。
热爱意义、结构还是纹理?只能说,阿拉的阅读尚停留在表层。
但是我一点也不着急,不客气地说,像我这样读到哪一层,就写到哪一层的来说,读外国文学还早着呢。呵呵,阿Q精神。人生那么长,接下来也没什么事情做,下半辈子跟书搅一块儿,是多么惬意的事。
阅读外国文学在中长期计划里。之前也读了纳博科夫《洛丽塔》、聚斯金德《香水》、卡尔维诺等等,感觉很棒。之所以歇下来,被拉回国内期刊阅读,实在是现阶段的兴趣仍集中于国内文学生态,目标也没有更改,仍然要用一定的时间段把当代文学做一个普遍的了解。
这是写在中间段的读书笔记,是在某一个疲弱时期,怎么越读却发现没读的越来越多?就像游英吉利海峡的费罗伦斯·查德威克,在最后一英里处放弃,浓雾挡住了海岸线。
我能看得见目标,读书也不是那么笨,但目前仍需要在大普货里拘泥一段时间,只有读到一定的量,才能跃然一个层次,到那时也许会欣然同意“期刊真没什么好看的”呵呵。说这话的人,应该也是经历了漫长的低空飞行,才能仰面朝天、刺破云层。(201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