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养儿防老”,但我外公,虽然养育了八个儿女,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一直到临终八十多岁走的时候,都没有吃过儿子家的一顿饭。
外公是个苦命的人,外婆在三十多岁时,就因病撒手人寰了,撇下年轻的外公和家里的八个孩子。
听我妈说,外婆当年是因为肝硬化,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得了大病根本看不起病,到最后一拖再拖,就一病不起了。
当时外婆走的时候,我妈才14岁,我妈排行老三,是三个女孩里最大的,我妈这个阿姐,除了每天干农活以外,也就担负起了照顾全家弟妹们的重任。
老大是我大舅,老二是二舅,老三是我妈,老四是我姨,老五是我三舅,老六是我四舅,老七是我小姨,老八最小的是我小舅。
当时外婆走的时候,我小舅才一周岁多。就是这样家里八个孩子,从老大排到老八,全靠我外公一个人挑起重担。
当年也有很多人劝我外公,再去娶一个媳妇,也可以帮忙照顾家里八个娃,特别是小的几个娃,一岁多的,两三岁的,四五岁的,挨个排,都还那么小,更需要一个女人来帮忙照顾。
有很多人给我外公介绍,让他再娶,可是,都被我外公回绝了。他说,怕来了后妈,不会好好对待他的孩子们。他说,宁可自己苦一点,不希望孩子们将来被后妈虐待。
这是我最敬重外公的一点。先不说在那个贫穷的岁月里,一个男人养育八个孩子长大,有多苦,单就我外公当时的思想,怕孩子们被后妈虐待这一点,就让我非常敬佩。
反观现在社会的人,但凡一个男人另一半离去的,有几个会不娶?甚至有的男人,是妻子刚走没几个月,就猴急猴急的另结新欢了。
从来没有见过有一个像我外公这样,为了孩子不遭罪,终身不娶的。
我外公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还在世时,我小时候很喜欢去外公家玩。长相不错又很温柔,我猜想他年轻的时候,一定更帅。而且非常的勤劳肯干能吃苦,当看他一个人把八个男娃女娃拉扯大,你就能想象他有多勤劳努力。
最可贵的,也是我最喜欢外公的一点是,他非常爱小孩子,是那种对待孩子温暖到跟妈妈一样的感觉,是那种浓浓的“母爱”般的感觉。虽然我从来没享受过外婆的爱,但是,外公给我的爱,一点不亚于别人家的“外婆”。
小时候,每当我去外公家玩,他这个老人家,就步行几公里路去集市上买东西给我吃。他那个年代的人,去哪里都是靠双脚走路,我印象中外公连一辆单车都没有。去哪里都是靠走路,因为几公里以内不太远的路,他也舍不得坐车。
外公叫我们小孩儿,不管哪个,孙子孙女或者是外孙外孙女,他都统一叫我们“依命儿”,这是我们当地的方言,是长辈称呼孩子们最富有感情的一个词,类似于普通话里“宝贝”的意思。
后来不管我们多大了,即使结婚生娃了,每当回外公家看望他,他都还是叫我们“依命儿”。八十多岁的老外公,亲昵的呼唤我们的模样,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
外公一辈子以干农活为生,到八十多岁的高龄了,还天天在山上捡牛粪卖钱,砍柴火烧饭。我印象中,外公土房子旁边,有一间是专门用来堆放牛粪了,每当走过那个房门边,都有一股浓浓的牛粪味儿。
外公住的房间可有一股臭味儿了,可是,我们这些小孩儿,还是很喜欢经常往外公家跑,喜欢听他亲昵的呼唤我们,“依命儿”。
就是这样一个可亲可敬的我外公,一直到八十多岁了,却都没有享受过一天儿子们给他的好生活。
他从年轻时干活干到年老,一天都没轻松过。儿女们成家以后,他都是自己一个人吃喝住行,没有一个儿子负责养他。
可能因为儿子太多个,他们反而有了推脱的借口了。一个老人家,被五个儿子像踢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大舅推给二舅养,二舅推给三舅养,三舅又推给小的舅舅养,就是这样,一个推一个,到最后谁都不负责来照顾年迈的外公。
我的五个舅舅,可以说是一点都没尽到做儿子们责任,除了排行最后的四舅和小舅,有时还给点钱给他花,另外三个舅舅,一年到晚几乎都没管过我外公。
一直到我外公临终那天,他都没吃过儿子们家的一顿饭。
外公平时的身体还算挺好的,他一个人干农活干到八十多岁,除了有高血压,他没别的什么毛病。
可偏偏就是那高血压让他一句话没说,就突然离开了。在他八十多岁的那个早晨,他像往常一样自己一个人端着碗在门口的石桌旁吃早餐,突然间一下就倒在桌上,再也没有起来过。
外公的邻居发现后,赶紧联系了我几个舅舅,可是送到医院时已经来不及了。我最可亲可敬的外公,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就走了。
他活到八十多岁,没吃过儿子家的一顿饭,没让儿媳给他洗过一次衣裳,他一辈子,自己一个人拉扯大八个孩子,到老了却从没让儿子们伺候过一天。
外公是我最最敬重的一个老人家。我再没看见过生活中有其他的老人,会像我外公那样的。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是,外公的事例,让我看到做为老人最悲哀的一点。年轻时为了孩子拼命努力,却仍然换不来年老时儿子的孝顺。
非常怀念我可亲可敬的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