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小我叫我做的(The Ego Made Me Do it)
耶稣把小我和圣灵说成好像独立的个体,还用人称代名词称呼圣灵,为了方便我们体会自己真的具有在这两种思维之间选择的力量。不过这麽做也有风险,因为我们可能会想成「都是小我叫我做的」,彷佛小我不是我,是某种控制我的外来力量,所以耶稣为此道歉。
今早的主题是:「都是小我叫我做的!」,这个说法当然比「都是魔鬼叫我做的」更普遍。有时这样说是闹着玩,但更常用来推卸责任。《奇迹课程》有个重要主题,就是「对自己的每个念头丶感受丶言语和行为负责」,意思是:虽然外界能侵犯或影响我的身体,决定身体的反应方式,但根源终究在於心灵。因为除了心灵以外,身体并不存在,世界也不存在,全是小我思想体系臆想出来的。
奇迹学员常用「小我叫我做的」的概念,推说:「我不知道这是怎麽回事。我不知道为什麽我这麽沮丧丶突然发那麽大火。都是小我指使的!」来基金会的学员也有类似的说法,因为在这里我们经常谈「抉择者」,他们就说:「都是抉择者叫我做的!」换句话说,我不只是魔鬼或小我的受害者,现在连抉择者也能加害於我了。这似乎只是小我诡计更精致的版本,唆使我们回避「心灵有选择能力」的责任。
小我并不能指使我们做事,因为当心灵的抉择者(作决定的那个我)选择小我时,我们就变成小我了;小我就是我们自己,不是别的个体。耶稣在〈正文〉前面的篇章特别提到这一点,还向我们这些学生道歉,他把小我说得好像一个能自主行动的个体一样。而他这样描述小我,正如描述圣灵一样,都出於教学的目的,为了帮我们认清我们的真实身分是作决定的心灵,能在两者之间抉择:一是小我「分裂/攻击/评判」的思想体系,一是圣灵「修正/宽恕/疗愈」的思想体系。除此之外,别无其他选项。
〈正文〉第30章第一节「作决定的准则」把这一点说得非常清楚。我们必须选择,而且只能在小我和圣灵之间选择,毫无其他可能性。既然我们必须选择,且只有这两样可选,所以耶稣把小我和圣灵说成好像独立的个体,还用人称代名词称呼圣灵,为了方便我们体会自己真的具有在这两种思维之间选择的力量。不过这麽做当然也有风险,所以耶稣为此道歉,因为我们可能会想成「都是小我叫我做的」,彷佛小我不是我,是某种控制我的外来力量。
这就像数百年来基督教徒说「都是魔鬼叫我做的」丶「不是我的错」一样。他们说:「滑这一跤不是我的错,是魔鬼推我的!」或「这不是我的错,是魔鬼做的!魔鬼嫉妒我和上主丶耶稣的关系,使我沦为这股无法抵抗之力的受害者。」从内涵的层次或角度来说,这和奇迹学员说「都是小我叫我做的」没有两样。
因此,重点在於接受事实:我们对自己所感丶所思负有完全的责任;除了自己的心灵,并没有任何外在力量能左右我们的选择。我想,这应该是《课程》最令学员难以接受的部分:因为它把所有责任都归在我们自已身上。很抱歉!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再辩称自己是外在世界的受害者了。所以〈练习手册〉前几课就说:「我不是眼前世界的受害者」;第27章最後也说:「救恩的秘诀即在於此:你所做的一切全都是对你自己做的。」
我们的所作所为,全出於自己的决定。我不用为世人的小我负责,我不用为你的小我负责,不论你对我或我爱的人做了什麽;但是我如何回应你,则完全是我的责任。所以,〈正文〉说「我应为我所见负责」,不是指为肉眼所见的现象负责,而是为我看待它的方式负责,也就是为我的心灵如何命令头脑对感官输入的资讯加以诠释负责。「对自己所见负责」的意思是:我见到的世界是邪恶敌对的,还是呼求宽恕的?而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其实直接来自我认同的思想体系,也就是我所选择的导师。
所以,绝不是小我叫我做的,而是我心灵中的抉择者(也就是我自己)做的。在梦中,我们扮演自己的抉择者所选择的角色。我的抉择者选择它要相信的观念:一是分裂思想体系与它所衍生的世界,一是帮助我们从世界之梦中觉醒丶返回天乡的宽恕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