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业
万达院线把迪士尼电影《奇幻森林》的VR片花带到了全国40家万达影城,察影(cha-ying)在北京万达CBD店体验了一下——不知道于普通观众而言是不是足够新奇,但从察影的经验和体验而言,考虑到是HTC Vive与迪士尼这一堪称全球顶级的VR技术+内容的合作,这次的一分钟《奇幻森林》VR片花稍有些平淡无奇,还不足以看到VR+电影的未来。
如果VR+电影只是把3D电影放到离眼睛更近了,那这事儿并不足以称酷。电影在内容方面深度的VR化,在察影粗浅地看来,至少有三个疑问横亘在未来之前。
一、“我”会被杀死吗?
VR的全景、沉浸视域意味着故事片里的观看者融进了故事,譬如笔者在《奇幻森林》的VR片花里遭遇了那条大蟒蛇,我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观众不只是银幕外的见证者,而是故事里的亲历者,虽然这令视听体验更刺激、惊奇,但这种在场感有也会带来一个难题——我会不会被杀死?
当笔者低头试图从树枝上向外迈出去,真实情况这就相当于自杀,但我并没有坠落;当蟒蛇张开血盆大口向我扑来时,画面黑屏,VR体验随之结束了。
如果这是游戏,“我”与情节交互是理所当然,游戏设计的理念、方法和玩家的经验都能轻松过渡到VR+的新时代,但于电影而言,线性叙事的创作观念和技术承载以及观众的既往经验与强调沉浸、交互的VR相结合的时候,难题就出现了。是保留线性的叙事逻辑,让观众保持在旁观者(上帝视角)的身份上呢,还是埋下交互的叙事触发点,让观众参与其中,充满游戏感呢?
二、片长多久?
笔者戴着眼镜,由于高度近视,不管是Oculus还是Vive的头盔都没法适应我的高度近视,因此戴着头盔的同时还夹着眼镜的不适感当然比戴着3D眼镜看电影更加明显,因此像笔者这样的观众当然是很难坚持90分钟佩戴头盔的。这是内容时长的一个外在客观限制,另一个根本性的限制是数据量,360度的视听信息量以及交互所需的“隐藏”情节都必然导致创作和制作投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传统电影的成本。一旦有交互情节,我触发的故事内容和你触发的故事内容会有不同,我们的观看时长还会相同吗?
三、VR电影会是影院的新生意吗?
我跟你看到的内容不同,而且进场时间虽然相同,但离场时间又不同,我和你该如何分享呢?
显然,没有社交价值的看电影,影院的必要性也就所剩无几了。
因此,坦白说,VR+电影很难撼动以线性叙事+标准时长+影院为基础的传统电影业。在民用消费领域,由于游戏的内容基因与VR的技术特点本身就是一脉相承的,因而VR+游戏一定会比VR+电影更有爆发力。
大家如果有兴趣也体验下《奇幻森林》的VR片花,感受下笔者所说的VR+电影的这三重难关是否果然,前往以下影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