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1年6月12日晚上24点,【一起写吧】一共收录了26篇文章,这是老师们坚持跟随一起写吧写简书的第285天。 这26篇文章是26位老师对教育和生活的感悟,他们用心感受着教育的美好,其中有以下五位老师的文章让我产生教育的共鸣。
第一篇文章是张艳红老师的《笃定印证 无我付出》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停靠的岸,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安心安,家庭和谐至关重要,以前遇到事情首先想的就是埋怨先生,指责孩子,从来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而且自己还感觉很委屈,经过学习,才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是一切的根源,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但却能改变自己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人。
品读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ddd65315ac58
第二篇文章是戴伦传老师的《 孩子心智的健全有赖于父母对自己教育方式的深刻反思》
父母是需要反省的。小孩有时候多动,精力旺盛喜欢折腾,其实是出于天性,在大人眼里,可能是有些不乖、不懂事、闹腾,如果真想用心教育小孩,一定是有很多方法的。父母的简单粗暴处理方式一定会留下很多的后遗症,那一刻,我在心里警告自己:以后,无论如何,我不能再打陶陶了。以后他做得不好,我一定要更上心地想办法去教导他,影响他。
品读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8c2301b85d61
第三篇文章是石瑞娟老师的《分享是要培养的!》
现代物质富裕社会,孩子的养育可着钱砸,没有买,旧了换新的,丢了再买,不能要别人的。自己的一间房成了孩子生活的大世界。原来家里老二穿老大的,老三穿老二,或者没穿的就穿穿别人穿剩的衣服,捡别人玩过的玩具,吃别人吃过的东西,现在再也不会出现了。别说别人的了,就是一个家里的孩子,双胞胎也不互相穿了,个人是个人的,现代的平等意识有了,传统的分享消失了。
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我们不能抱怨,更不能回避。作为老师我会引导家长逐步改变自己的陪伴方式,给成长中的孩子注入新的正确的行为观念,学会分享,主动分享,帮助他们长大成人。
品读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fd9fba95c855
第四篇文章是吴继红老师的《我的理想》
我笃信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萌生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择良木而栖,做一个更好的老师。尽管后来的发展并不如意,但我觉得我和妻子的教学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的女儿也考上了理想的重点高中,乃至我们全家的命运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变。在我不断行走的教育历程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到新教育实验学校从事学校管理工作,这让我有大量的时间去读书去深入了解新教育实验,去进一步发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品读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b73bc85558f3
第五篇文章是徐立华老师的《对孩子行为表现的一点思考》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都是平时教育的结果,而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关键是在六岁之前,形成之后就很难改变。而六岁之前以家庭教育为主,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没有分辨能力时,家长就是最好的示范,逐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事时心中有他人,有担当,这样才会在集体中积极合作,受到大家的欢迎。否则进入高年级阶段啥事依然自我为中心,心中没有规则意识,错了不敢承认,集体其他人会一同受到牵连,这样的孩子在集体中很难被大家认同,一点点就会被边缘化,将来走入社会也会受到更多的挫折和打击。
品读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baab99618e4
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抱着终身学习的心态,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和可爱的孩子们,相信我们的教育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