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叛逆期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当儿童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一般为10到20岁左右,这个阶段人的生理和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控制,而这种“不听话”的行为,则被称为叛逆。
但并不是所有的青春期都会叛逆,也不是所有的叛逆都出现在青春期。就像弹簧一样,只有压才会反弹,越用力压,反弹越厉害,当你随势而为时,弹簧就不存在什么反弹力了。所谓的叛逆也是如此。
非常喜欢茅卫东老师的应对孩子的青春期的三句话——听你的,看我的,有我呢。
鼓励孩子去自主探索这个世界,支持孩子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父母则退居身后,做好保底。
有人说,如果听孩子的,他去干坏事怎么办?他去吸毒、杀人放火怎么办?这就是典型的打着“为你好”控制孩子的根源,如果相信孩子的父母是不会说这样的话的,你相信孩子什么孩子就会朝着什么方向走,你害怕孩子什么孩子也会朝着这个方向走。很多时候,孩子比成年人还清醒明白,明辨是非。你看那些吸毒、杀人放火的孩子,有几个是在尊重、支持、鼓励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可以这么说,这些不当的行为,都是被“逼”出来的,被教育出来的。
而这些行为的前期,一定是叛逆。
当孩子开始叛逆了,开始和父母对着干了,父母应该思考的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而不是抱怨孩子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