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心翼翼地生活,被繁琐捆绑,美好的幻想变成不切实际的梦。
于是我们不愿意再看童话,童话和实际,相去太远。
灰姑娘就算走下南瓜车,褪下华服,也能凭借一只玻璃鞋被王子找到;王后因魔镜而衍生的嫉妒、诅咒、追杀,也敌不过猎人的心软、七个小矮人的袒护、和王子的吻。
格林兄弟笔下的故事,偏爱happy ending,一片歌舞升平。
“在读安徒生之前,我的童话世界一直笼罩在一种和谐的橘红色之中。当时我已经基本掌握了童话的套路,王子都和公主幸福生活,魔王都和喽罗逃回地狱,巫婆从来没能得逞,仙女永远美丽光辉;继母变成乌鸦蛤蟆,青蛙变成英俊帅哥,国王的小女儿很有美德,再好的愿望只有三个,书页像驯鹿一样温柔而乖顺,阅读如在棉花糖上蹦来蹦去,我翻过每一页,连眉头都不用皱一下,反正结局恒久不变地是个美丽而饱满的句号。”
童话总在骗人,可安徒生的童话不是这样。
因为他不止写给小孩看,也写给大人。
小孩子看到了熬过煎熬和嘲笑,最后在清澈湖面看到自己美丽倒影的丑小鸭;大人看到的是一个短暂落魄贵族的蜕变,一种必然的蜕变。
小孩子好奇于那颗藏在二十床垫子和鸭绒底下,却硌伤公主娇嫩皮肤的豌豆;大人却能从中明白,事物的本质不会被雨后的落魄所掩盖,真正的公主经受得住检验。
小孩子沉浸在胡桃壳里的拇指姑娘救了生命垂危的燕子,摆脱癞蛤蟆的儿子和穿大黑天鹅绒袍子的鼹鼠,找到自己的Mr.right的美好故事里;大人赞许这样的勇气:明知跟着蛤蟆少年可以不必漂泊,跟着鼹鼠可以生活富足,跟着燕子可以被悉心照料,却始终选择听从内心。
安徒生的故事就像一面多棱镜,有孩童世界的纯真,也有成人世界的深沉。
我们早已在生活阅历中获取了许多,我们不需要听谁再讲大道理。
但再次听到那些熟悉而稚嫩的故事时,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哇,原来成长必须经历的挫折和应该拥有的勇气,安徒生早就告诉了我。
小时候我们读过的许多童话,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就像纸片堆砌的城堡,闪着暖色调的光,空气中散布着蜜糖的清香。但安徒生没有为童年搭建一个乌托邦,他的故事总能让你心里微微发紧。
卖火柴的小女孩捏着一把烧完的火柴梗,面带微笑冻死在大年夜的街头;两个织工骗子脚蹬着空织布机,就将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装进腰包;小美人鱼为了爱情忍受着如同走在刀尖上的痛,最后化为海上漂浮的泡沫。
等你长大成人后再翻开安徒生童话,才明白他在表达些什么。
不是残忍,而是在灰暗的角落点上蜡烛。
不管多少岁,不管正在经历什么,这根蜡烛,一直亮在你心里。
安徒生有一则童话,叫《柳树下的梦》,里面有个关于姜饼的故事。
柜台上放着两块姜饼,一块是戴礼帽的男子形状,一块是戴叶子项链的女子形状。男子的心是一颗味苦的杏仁,女孩全身都是姜饼,没有心。它们脸朝上放着作为样品摆放着,没有看过彼此一眼却产生了爱情,只是谁也不说出口来。
许多天之后,变得又干又硬的她——啪!——裂为两半。
小孩子眼中的爱情,无非就是婚礼、鲜花、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长大后的我们,更容易被这样无果而终的爱情触动。
小时候,我们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横冲直撞;长大后,它进入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触到了最柔软的部分。
-真想念无忧无虑的小时候。
-我们恨不得卸下面具,放下全部防备,像小时候那样听着童话露齿大笑。
-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但其实我们真的可以做到。
安徒生他可以做到。
当你再一次打开安徒生世界的大门,你会发现:
天呐!我是不是穿越时光隧道了。
(图片来自网络)
▼
无关年龄 它总能触动人心
关于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即将在萌达众筹和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