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打卡1000-838
一、站桩
站桩功的功法不只是站势要求放松,坐势、卧势、行走势同样要求如此,其目的都是让肌肉少受压挤,使肌纤维舒展。比如直坐势,要求坐在凳子边上,仅是臀部一个支撑点,其他部位与站势无太大区别,而且这个姿势两腿不折叠,腹部不压大腿,上身能自然挺拔自立;行走势也如此,会使全身肌纤维在舒适中得力;卧势和坐势中的依靠势障碍面略多点,但除了侧卧势外,都照顾到肌肉的宽松与得力;就是侧卧势,朝上的一侧也要求手臂离开肋部。总之,无论靠坐势、卧势或行走势,都尽可能地减少肌肉之间的压挤。
二、觉察
放松,常被误解的概念
对于一个觉察能力强的人,通过这个小的试验观察到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重要性甚至强过他自己的生计。当他发现哪些东西降低了自己很多活动的效率,他维持生计的能力就可能会提高。
七 每日穴位:
督脉
4命门
中医称两肾之间为生命之门,简称命门。此就内景而言也。若自外景观之,本穴两旁平于两肾俞穴。本穴居其中间,亦犹内景命门之居于两肾脏之间也,故称本穴为“命门”。以其横通于足少阴之经也。又以本穴为沟通督、肾两经之门户,故称之以“门”。
问:足少阴经行于腹部,督脉何以得通?现今针灸图书,较昔者倍加精详,何以不曾提及?答:《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合并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观此段经文,可知督脉由本穴横通足少阴之经,由肾俞穴透入内脏,分属两肾。但与阳关穴之通大肠,略同而小异。阳关穴先通大肠俞穴,经由足太阳经分布内外。本穴之通肾脏,乃由肾俞穴传导,随足少阴经而入脏腑。因足少阴经自涌泉穴上行至阴谷穴处,横通委中穴合并足太阳经线,而行于足太阳经之里层。两条经线一表一里,叠并上通,抵肾俞穴处,得与督脉横通交会,故《内经》于督脉有“贯脊属肾”之文。足太阳之经,由肾俞穴处与足少阴经分道径自上通,而足少阴之经,由肾俞穴处,独行入内,直接属肾,又复沿腹壁下行而络膀胱。《灵枢·根结》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乃另一命门,非本穴也。乃指两目之间而言。养生家称两眉两目之间,约方寸之地,称为寸田(两眉两目四者之间,正合得一方寸)。《灵枢·营气》所谓“突于畜门”者,或即指此(突,原文作“究”。误。应改为“突”)。按“畜”字,从“玄”,从“田”。“田”即寸田之处。“畜门”二字,去田则为“玄门”,即暗示寸田处,乃“玄牝之门”也。《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研究针灸当与调气导引诸书互参,俾求增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