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文本细读5

标题比较细读。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标题是诗歌的眼睛。王先霈先生 在《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中曾说过:“细读不只是读,还需要想象;细读者不 能想象,读了等于不读”。

我们通过诗歌的标题,在标题的基础上,适当发挥我 们的想象,就可以比较清楚知道诗歌的类型,比如说《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从标题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咏怀诗;《归园田居》(其一),我们同样可以看出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歌。同时,我们可以从标题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内容主要 特点。

比如说咏史的诗歌一般是采用借古讽今的表达手法。在诗歌文本细读中, 同一题材的诗歌,我们可以细读诗歌的标题,找出诗歌的相似和不同。

如《越中 览古》和《蜀相》都属于咏史怀古诗,细读标题,我们可以知道,《越中览古》 是诗人通过游览越中来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而《蜀相》则是诗人通过对蜀相的 描写,表达希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表达对蜀相的缅怀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的语文教材有所改变,把教材分为必修教材和选择性必修教材。必修教材和选择性必修教材在教学的目标、...
    鸿蒙沐阳阅读 620评论 0 6
  • 学生对文本细读这一分析方法的认识不够清晰。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 示,有48.09%的学生没有听说过文本细读,比例接近...
    鸿蒙沐阳阅读 473评论 0 3
  • 还原法是针对单篇的文学作品而言。是在没有相应的文本进行对比的情 况下,进行还原分析,这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是一种...
    鸿蒙沐阳阅读 673评论 0 4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回首前路,蓦然发现生命已经走过了蓬蓬勃勃的春季,步入了灿烂炫目的夏季。记得有...
    弱德之美阅读 1,002评论 0 1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
    fisher爱吃鱼阅读 1,799评论 0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