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者知著~见微笔谈
琳达.格拉顿安德鲁.斯科特在百岁人生中写道:“长寿时代的明智做法:不要简单地把健康生活100年当成目标,而应该将百岁人生当成你的预期寿命下限。”
这个观点和建议或许让我们大家觉得比较激进,即使以目前人均预期寿命达83岁的上海,也已经是领先全国人民的平均80.3岁寿命的数据,百岁老人也是非常珍稀的,谈何普遍性,更谈何人生寿命下限乎?
的确,但时代不断进步,医疗科技也迅猛发展,自然而然的促进健康并带来预期寿命增长的红利,我们所处的时代,无疑也更健康更长寿,更充满可能性的时代。
据加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共建的“人口死亡率数据库”资料,数据显示从1840年起,每10年就延长2-3岁的医疗科技红利。追溯过去200年数据,50后有50%的概率活到89到94岁,60后有50%的概率活到92到96岁,70后有50%的概率活到95到98岁,以此类推,80后是98到100岁,90后是101到102岁,00后是104岁….
如果我们真如作者所言,那我们大概率不期然幸运的成为50%的百岁老人,那么重要而令人焦虑的问题来了,未来迎高龄人生的自己到底是已经做好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准备的自己,还是顺其自然的自己会让我们活得更好呢?
答案显然是前者,打破自己的思维的边界,毫无疑问是痛苦的,需要理性和正确的认知,这不是为了让我们焦虑,而是要清晰的认识到:
年轻时期越早理解并建立未雨绸缪思想,你就越早拥有了跑赢长寿百岁人生的认知红利,在生命的早期,努力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价值,理解时间在有形资产(比如金钱等物质chu财富)以及无形资产(爱,友谊,健康,社会贡献,慈善精神等等方面)的复利效应,在一生中树立目标,有计划的花钱,有效率的赚钱,并且有纪律的存钱,管理好风险,正确做好投资,最终智慧的为后世代留下有形和无形的资产,有效并和谐传承,如此生命正向循环不息。
而这同时也意味着改变,虽然改变从来都不容易,它需要我们真正的沉静下来,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问自己高质量的问题,诚实的接纳你自己的过往错误与不足,并与过去的自己和他人和解,意识到对自己真正重要的究竟什么,并花时间重新设计描绘自己的百岁人生之图,并为之付出积极的努力和改变!
把百岁人生当成预期寿命的下限,既挑战了我们的认知,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方向,积极看待改变,无论我们现在的起点是什么,我们面临的障碍都不是真正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障碍,是我们意识的自动反应机制,打破意识的自动化反应机制,看到我们是谁,我们能成为什么,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种的可能性。并搭建规划之桥链接我们现在与未来之间的美好幸福人生,百岁人生将是我们的超级天赐礼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规划是抵御焦虑的良方,也是让我们未来精彩人生呈现的起点!
从今天开始,为迎接百岁人生做好积极的准备,让我们一起开始规划起来!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