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祝好!今天早上起来照镜子,发现脸上新长了两颗痘痘,一颗在眉心,一颗在左脸颊上,糟心了会,只好继续刷牙洗脸吃饭。
昨日继续读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黑天鹅》,其中提及许多有趣的论点。作者很喜欢一名叫做彭加莱的数学家,他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写了许多论文,论文里有许多的错别字与语法错误,他也不加修改,因为他认为修改是滥用时间。
1885年,为了庆祝瑞典和挪威国王奥斯卡二世于1889年的六十岁生日,瑞典数学杂志ActaMathematica曾发布一则通告,它将举办一次数学问题比赛,赢者将2500克朗和一块金牌。比赛的最后,年仅34岁的彭加莱赢得了奖金与金牌。
彭加莱回答的是四个问题中的一个,也就是天体力学的三体问题。三体于我们,已经完全不陌生了,不仅是刘慈欣的《三体》小说,我们居住的地球,恒星太阳和卫星月亮,三者也称得上是三体运动。
我想起我高一时曾经问过地理老师一个问题,我说在一个双恒星的星系中,他们的行星将要如何运动?难道这颗行星的存在不会影响两颗恒星原本固定的轨迹吗?而这两颗恒星改变轨道,带来的引力的变化难道不会反过来影响这颗行星吗?
那时的我,远远没有想过,若是在这两颗恒星中再加上一颗,在变作三恒星的星系中,属于他们的行星将会是怎样。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三体》这本书为什么一下子就把我吸引进去的原因,也许不是。因为直到读完《三体》的三年之后的今天,正在给你写信的这个时候,我才突然想起高一时我曾经问过地理老师这个问题。那时我们讲到了星体运动的这一章,而我刚好看到了一篇新闻,说是NASA发现了双恒星星系的行星。
直到现在,《三体》依然是我读过的想象力极为瑰丽的一本书。其中的三体文明尤其美妙,三颗太阳无规则的运动导致这个文明脱水了又重生,以及第一部出现的那个游戏,那个化用了无数地球文明的游戏,让那时的我极为震撼。
原来游戏也可以这样!
彭加莱对于三体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在预测未来的过程中,所模型化的过程需要越来越精确,因为你的错误率会迅速上升,而仅仅达到近似的精确是不行的,因为你的预测会突然失效,最终需要对过去进行无穷精确的解释。
《黑天鹅》中又提及了一个数学家布莱斯•帕斯卡,他的观点是这样的:我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但我知道,如果他不存在,我做无神论者就得不到任何好处,但假如他存在,做无神论者就会损失很大,所以我应该相信上帝。这个观点往往被称之为“帕斯卡的赌注”。
这个观点涉及到了《黑天鹅》的核心:我永远不可能知道未知,因为从定义上讲,它是未知的。但是,我总是可以猜测它会怎样影响我,并且我应该基于这一点做出自己的决策。
祝一切都好!
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