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写“欺凌”这个主题时,我想起我当班主任时的一些困惑,同学之间经常发生一些小争吵,小矛盾,这些算欺凌吗?
有这样一件事,我们分组深入探究做项目,一名学生找到我,说他不想在那个小组做了,因为别人都嫌弃他,不愿意让他在这个小组。当时那个孩子很气愤,当时我给他们调解了,也算是解决了。不过现在想想,这是欺凌吗?
还有住在一个寝室的几名女孩子,故意排斥一名同学,不和她说话。这是欺凌吗?
有同学爱给别人起外号,别人不喜欢,还说自己只是开玩笑,并没有想伤害同学。这算是欺凌吗?
我发现欺凌真的很难界定,而且发生的场所比较隐秘,很难处理。
我想我们真的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欺凌。
只有老师和学生都清楚了什么是欺凌,才能真正地远离欺凌。
-1-
什么是欺凌
白璐等作者在《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关于欺凌的定义:
欺凌,是指发生在社会交往扭曲的情景下的对他人有害的行为。
唯一能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应该被视为欺凌的人只能是受害者本人。
这意味着,当我们需要判断“某一行为是不是欺凌”时,我们一定要询问受害者--他对这一情景或行为的感受是怎样的。
例如,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有外号,对于不在意的孩子,这就不算是欺凌。
但是一名同学反对别人称他外号(比如“猪”这样的侮辱性的外号),而且他已经表达了不想被别人称呼外号,对于被称外号的同学来说,就是受到了欺凌。
当然,如果我们非常容易就能判断某种情景或某种行为就是欺凌时,我们就不需要问受害者。
-2-
不同类型的欺凌行为
欺凌行为会发生在学校,在家里,甚至是网络或者社交平台。
学生在校的时间最长,我们更多关注校园欺凌的行为。
要想杜绝校园欺凌的行为发生,老师要多宣传,组织学生掌握自救的知识和方法,提高防范意识。
图片来自www.twinkl.com
-3-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的发生
告诉学生如果发生欺凌,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信赖的人,比如家长和老师。
面临非身体伤害:比如被辱骂或者取笑;被忽视或冷落;或者他人散布关于你的谣言。面对这样的问题,先寻求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切不可用极端的行动来应付。其次结交更合适自己的朋友,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面临身体伤害:施凌者一方多是身材高大的同学,或者是仗着人多欺负弱小的同学,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尽量逃跑,或者呼救,寻求别人帮助。事后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或老师。
如何寻求帮助?
发生欺凌事件,一定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或者老师,在大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勇气当面讲自己的经历,可以写纸条给自己的信任的人,让他们转告自己的监护人或者老师。
如果不方便当同学面向自己的老师寻求帮助,可以假借需要老师辅导功课为由,利用和老师单独谈话的机会,和老师说明情况。
还可以去校医院,向校医求助,由校医传达给班主任。
写在最后
校园欺凌行为,除了学生的自救行为,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为老师,我们要警觉欺凌行为的发生,特别关注一些小苗头,比如有的同学搞小团体,故意冷落别人,给被人起外号,散布谣言等等。
早发现,早解决,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学生都是背着老师搞一些小动作,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老师要是不留心,很难发现问题。
和学生单独聊天是一个好办法,比如让一两个消息灵通的学生帮忙打扫教室或者整理物品,就可以借机和学生聊聊班级里同学之间事情。
学生都信任老师,这个时候又没有其他人,他们就会把班级的情况都说一遍,哪个同学说什么了,哪个同学不高兴了......
老师掌握了班级的情况,就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
有些问题学生可以自己处理的,就让学生自己锻炼学习矛盾。
有些问题还不太确定的,可以持续关注。
有些问题,如果比较严重的话,一定协同家长一起处理。
这既是对受害者的保护,也是对施凌者的爱护,以免施凌者造成终身遗憾。
面对欺凌,只有教给学生足够的经验和技能,才能让他们临危不乱,从容处理欺凌。
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没有欺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给家长的更多阅读
作为家长要多留意孩子每天生活的细节,白璐等作者在《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中论述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家长要提高警惕,不是说出现这些情况就遭遇了校园欺凌,但是也说明了孩子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
孩子身上有无法解释的创伤
孩子的衣物、书本、文具、电子产品、配饰经常损坏或丢失
常有身体不适,频繁头痛、胃病或假装生病
饮食不规律或别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
难以入睡、睡眠状况不佳或是噩梦频繁
成绩下滑、学习兴趣下降甚至经常逃学
突然与好朋友断交或是回避社交场合
自尊心受伤、感觉无助
有自我伤害的行为
想办法报复(想伤害那些伤害自己的人)
说脏话(用词让别人感到不适)
用言语伤害他人的情感(对别人说不友好的话)
参考书目
白璐,[荷]桑德琳,杨湃,《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中国妇女出版社,2020
王大伟,《校园欺凌:问题与对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
What is Bulling? https://www.twinkl.com.cn/resource/t-c-7015-new-anti-bullying-week-what-is-bullying-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