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强制的高压和约定俗成的洪流中,孩子,似乎理所当然就是成人的附属品,他经由母亲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需要仰赖父母的照顾才可以成活,在他还不具备立足于社会的能力之前,他很难有机会做自己独立的选择,他的命运由他的父母来决定。这种决定不仅仅是在每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要听取他们的意见,更在于他们通过遗传和后天的养育所施加在其身心之上的影响。从众,似乎是人最常有的心态,大家都这么认为这么做,很少有人去质疑它的合理性,质疑,是需要见识和勇气的。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又一代的延续,带来的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从来都没有做为拥有独立人格和自尊的个体被尊重过,如果我们从来不曾体验过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们怎么可能具有尊重和爱惜他人的能力呢?我们总是在某些令人不解的瞬间,捕捉到自己生命中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哀伤,并由这种哀伤让自己的生命笼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我们不知道这种哀伤源自何处,该如何化解?在无法阻挡的惯性中,我们把这种对生命无法自主的悲伤再一次施加给我们的孩子,同时传递下去的,还有由这种悲伤所滋生的怨怒和恐惧!
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我们的父辈不曾懂得自己,而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阻隔,让孩子和我们的关系就像两座山,彼此无法靠近。缺乏交集的关系,是多么的脆弱!面对孩子不停的发问你是否感到厌烦?你是否为了避免孩子打扰自己而常常让他一个人看电视?又是否因为孩子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而愤怒?你尝试过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吗?你可以容忍老师甚至自己作为惩罚让孩子把课文抄写600遍而心安理得?对于如何打理孩子的日常生活你是选择包办代替还是反复的放手让他自己去摸索?……在一个个累积叠加的误会和忽略中长大的孩子,是心怀怨恨的,缺少了倾听和欣赏的心灵是孤独无依的!无力给予响应和无法获得认同一样的可怖,因为它无情的显露了心灵的枯竭与苍白!亲子关系影响个人一生的成长发育。一个孩子,他全部的活力和动力机制都是由亲子关系的品质决定的。融洽和睦的夫妻关系、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父母对孩子合理巧妙的约束和细心的呵护,可以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和适应这个世界,反之,则导致孩子在不断的屈从和迎合中丧失对他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的对生活的愿景和愿意为实现愿景而努力的内在动力,并从此背负坚硬的人格面具。
尼采曾说:“直到人准备好去作为一个创造者,并且去培育创造者之前,不要制造孩子。出于需要而生产孩子是错误的,错的是为了成为周围的同类以不致面对他人的揣测而盲目的行动,错的是利用孩子来缓和寂寞,错的是借口复制另一个自我来提供生命的目的。”我们在决定或被动的接受一个孩子之前,从来不曾把即将到来的生命当成一个完整的、一个即将独自面对未来世界的独特的个体来看待,也从来不曾怀疑过自己作为养育者的责任和能力究竟有多少!而孩子自诞生之日起,他就只属于他自己,因为没有谁,可以代替他去体验他的生命,也没有谁,有权利剥夺他意图创造世界的雄心!
【儿童的顺从与虚假自体的发展链】
当孩子不自觉的用顺从去取悦养育者的时候,虚假自体出现了,在这里,母亲充当了环境的角色,当环境是安全的,孩子可以自由的表达他自己,呈现他生命真实的样子。反之,孩子处于本能的依恋,会自然的听从母亲的指令以寻求保护。我们喜欢孩子的顺从,以听话作为好孩子的标准去主观的评价他们,却不知这种无意识的迎合,已经让孩子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远,而这种对自己主体生命意识的淡化和隔离以及由这种隔离所导致的怨念是最致命的,在他以后的人生中,他将无法控制的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标准之中,他的生活将由他人所摆布和肢解。他无法做真实的自己,从而也无法发挥其生命本心的创造力实现生命的最大可能!
【黑暗恐惧的根源】
“阿姨,和我说说话,我害怕,因为这里太黑。”
“那有什么用,你又看不见我。”
“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光。”
所以你看,他害怕的不是黑暗,而是他爱的人不在,只要他有证据表明那个人在场,他就不再害怕。
上面这段经典的对话向我们揭示出黑暗恐惧的根源不是黑暗,而是所爱之人的不在场与缺失。其实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小时候在院子里听鬼故事,很多人围着讲故事的人,各个听得津津有味,全然不顾夜色渐浓树影摇曳,就算是有人使坏大叫一声:“鬼来了!”大家也权当是搞怪一笑而过。可若是一个人在家,即使周围安静祥和甚至还有广播可听,心里也是一阵阵的发毛,若是再遇上停电,那简直就要了小命!可见,亲人的在场与否,才是内心恐惧决定性的因素。
【三类母亲如何造就孩子的退行和攻击性孩子的固化结构】
我们常常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整个家庭特别是母亲的人格特质。你的孩子被边缘了吗?他不再与主流社会链接,因为他在主流的群体中找不到认同,主流的群体对他失去了价值,只有在同样边缘化的同伴中间,他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造就了他的困境?神经质的母亲,要求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要符合自己的归训,要求孩子时时刻刻都要出现在自己的视野里,但孩子在她的身边,她却又视而不见,而当孩子要逃离的时候,她又死命的去拉拽。在病态的依恋中,在缺乏响应的苍白环境中,孩子逐渐丧失了内在的自信和动力!
理解无能的母亲对孩子的体验完全无法感受,她既无法体会孩子的痛苦也无力感受孩子的快乐,她与孩子,就像陌生的两个人,心灵无法相通。缺乏高品质的响应所造成的内心枯竭导致孩子今后也无法建立自己高品质的人际关系。
着急的母亲内心充满了焦虑,因为焦虑不自觉的想控制孩子,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强势的母亲是有毒的,她的焦虑会下意识的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跟随母亲活在焦虑当中,从而无法专注于当下的感受,最终造成孩子与外界的隔离。这样的母亲,在无意识之中,残酷的剥夺了孩子的体验和经历!
【真话与秘密在客体关系中的隐秘边界】
为什么我们要说假话?秘密对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对真实的自己有足够的接纳甚至是欣赏,还有必要用假话虚构出另一个“我”吗?说假话是一种策略,是为了隐藏自己的不堪,因为内心巨大的自我否定,因为那个真实的“我”见不了人,所以要通过表演伪装出一个合乎完美标准的“我”。但这个完美的“我”是虚假的,它无法完成建立在坦诚基础上的高品质的交流,它所有的沟通都是无效的。关于这一点,T在与HYL的对话中谈到“咨询室中的羽毛球赛”可算是相当的形象和典型。秘密,其实是源于个体对自我认识的狭隘和匮乏,很多所谓的秘密,其实在别人的眼中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却以其分裂型的破坏力,无情的造成了个体人格各个维度的隔离。这种隔离是致命的,心灵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在漫长岁月的撕裂与噬咬中将一点点磨灭掉最后一丝鲜活!
【儿童主观的体验与成长中的内在动力机制】
什么是儿童的主观体验的品质,它将如何决定孩子成长中的内在动力建构的品质?如果说儿童的探索源于对世界纯粹的好奇,那相比于低龄的孩子,青少年的学习动力更多的来自对愿景的向往,它已经具有了一定规划性的色彩,为了实现这种规划的愿景,他乐于寻求身边可能找得到的榜样,一旦超我的力量得以实现,他的内心会激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在这里,温暖感、亲和力、对于陪伴的渴望和接纳、与人交流的能力和愿望乃至其生命本身的活力和情趣都是关键的因素。成人,因为经历太多的被格式化和内耗,内心的枯竭感导致了早衰,常常感到虽年近四十心却已然和六十老翁无异,如若不具备学习和成长的意识和条件,则心智将定格在某一个相应的节点上。而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在自体的真实性与虚假性隐性的分裂中,都可以窥见其自体发育的状况。
【原生家庭中的心智破坏与家庭关系的相关性】
亲子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原始的一级,母亲人格的品质决定了母子关系的品质。在这个关系中,自体发育不良的母亲会动用自身的意志对孩子的世界强行侵凌、以隐性的忽视对孩子实施恶的惩罚、用病态的难以分离绑架孩子的自由,她不知道以适度的边界区分出各自的独立性、难以用积极的响应激发孩子的渴望、也无法用安全的依恋给予孩子稳定和温暖。难以告别或告别的品质过低,造成孩子在自己今后的生活中,也无法建立属于自己的高品质的人际关系。对于这样的母亲,孩子内射得越少,就越有可能摆脱来自母亲的负面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与大人格格不入,是因为他要建立自己的意志系统,要寻找自己想要的自我认同,即建立自己的主体,这种时候,对父母的接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孩子发展自恋水平的年代,任何一种粗暴的评价和贬抑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心智的折损。
【小插曲】
课上,T分享了咨客的一个问题:“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有何不同?”T问:“如果是你,你要怎样回答?”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考的是答问者的分析能力和辨识度,任何一种武断的判决或是对知识的炫耀都是毫无用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何为长何为短?长为优势短为劣势,咨客觉得扬长避短令人开心而取长补短太过平庸,而T却说:“取长补短是学习的能力,扬长避短是社交的技能。前者考验你的转化能力,后者显示你的开放性和对边界合理的掌控。相近的两个词,竟能引出心理学两个重要的论点,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