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州生活了快五年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许久没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发来消息,说她人在深圳。快五年没见了,头像里的她,妆容精致,早不是高中时候那个大大咧咧的样子。她说翻QQ空间相册时,找到了我啃手抓饼的照片,脸很黑,问我这几年有没有变白一些。
我抬头,这几天的阳光着实争气,任它打在脸上,明媚又温暖。“并没有,除非刷漆。”我打趣。
我常觉得,我们都还是高中时候的样子。
我没想到,几年没联系的人,还能滔滔不绝地讲一个小时的电话。从家人、工作,到国产护肤品的种草,甚至吐槽了上个月花460块钱买的黑皮鞋质量差。她感慨着自己两千块的房租,和深圳人头攒动的地铁。
毕业半年的我们,总是有那么多话好聊。
我很高兴,你还会想起联系我。
这两年,也偶尔有同学毫无征兆地发来定位。尽管,我打心底里并不喜欢这种突如其来的相约。冷不丁地有人说想要见见你,还挺吓人的,可能那会,我正蓬头垢面地刷着剧、啃着面包。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但我依旧会欣然赴约,也庆幸,每次的饭局,大家没有矫揉造作,都十分轻松。他们也会带来很多“惊喜”。比如,我听说了很多旧相识的故事。高中化学老师出轨女学生,和妻子离了婚;初恋子承父业,大专毕业后在当地一所监狱看牢房。“如果有人逃狱不是很危险?”我追问。“哈哈,哪里那么多的奇葩事被他撞见。”他无奈。
我对母校并没有过多怀念,倒是很想念大家一起在教室追逐扔粉笔头、被教导主任劈头盖脸着臭骂的往事。
或许某一天,我也抵达了你们生活的城市。我会在离开当天的下午,打开尘封已久的对话框,轻声地问一句:“我来了,你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