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二则。
1、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先生说:“伯夷叔齐能不记念外面一切以往的恶事,所以他们心上亦少有怨。”
傅佩荣注解
孔子说:“伯夷与叔齐心中不记着别人过去的恶行,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
伯夷、叔齐是殷代末年孤竹国的国君之子,因为互以王位相让,先后逃往西伯姬昌(周文王)的领地,劝阻武王伐纣而未成。后来武王灭商,他们兄弟不愿“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虽然他们的下场看似凄惨,但是后代仍有很多人称赞他们,因为他们代表忠与清。孔子对他们也是很欣赏的,《论语》里面有好几处提到他们。相关资料,可参考【7.15】,【16.12】,【18.8】。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伯夷、叔齐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他们是商代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对于继承之位都相互谦让,逃到了周国。武王伐纣时,他们曾经阻拦。等武王灭商后,他们耻于食周粟,又隐居到了首阳山,最后饿死于首阳山。
两人的抱节守志、忠于自己的仁义原则的精神,一直为人所称赏。夫子在这里赞赏的是他们不念旧恶的宽弘;因为不念旧恶,所以也很少引起别人的怨恨。
对于别人的恶事或恶行,如果久久不能释怀,最终只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4、弘丹学习心得
对于这句话,钱穆先生和傅佩荣先生的对于“怨是用希”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钱穆先生认为是“他们心上亦少有怨”,而傅佩荣老师是: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更倾向钱穆先生的注解。你心里是否记挂别人过去的恶行,别人是无从知道的,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无从知道。
钱穆先生注解,先生说:“伯夷叔齐能不记念外面一切以往的恶事,所以他们心上亦少有怨。”
我觉得这是可以做到的,要做到心中少怨,就应该学会放下,如果你不能放下,也就容易陷入执念。当你心中已经放下过往的是是非非,自己心中就比较容易做到无牵无挂了。
附录:百度百科关于伯夷叔齐的简介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历史上对伯夷、叔齐的高度评价。伯夷、叔齐独行其志,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以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名人,包括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艺术家、文人学者、帝王将相纷纷以各种形式歌颂、褒扬伯夷、叔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