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段时间,很多小朋友都在家上网课。
刚好表姐也还没正式复工,就担起了辅导小侄子作业的“重任”。
但是,只是过了几天,她就有点扛不住了。
“这孩子实在太难教了”。
今天是语文作业,改写歌词。明天是英语作业,写一封信。
小侄子呆呆的坐在写字桌,大半天举哀过去了一个字也不会写。
气得表姐找我求助吐槽:“你说他倒是没有偏科啊,竟然能做到门门都不会,全军覆灭。”
这让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个节目——《一站到底》。
有一期邀请来两个高颜值的学霸,北大的郭文韬,和南大的蒲熠星。
在传统印象中,我们都以为学霸沉默寡言,眼里只有读书。
但是现在的学霸,可是很“颠覆”大众的幻想。
其中,北大才子郭文韬擅长乒乓球、足球、戏剧表演、二胡、吉他,游历过欧洲14个国家。
会弹吉他,更是爱健身
而南大才子蒲熠星,也是才艺双全。不仅是涂鸦大人,还是南大街舞社队长,还特别会说唱。
两个人从小就自律,不仅爱学习,也很会玩兴趣爱好很多,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惑——
为什么有的人,好像做任何事情都很糟糕。
有的人却好像是全能的,做什么事都能做得很好,也有精力都做好?
这让我想到,心理学上的一个效应——马太效应。
分析的就是这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原因。
02
在心理学上,马太效应指的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现象。
也就是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资源多的人资源会越来越多,资源少的人资源越来越贫乏。
相信自己值得的人拥有的越来越多,觉得自己不配的人失去的也越来越多。
……
马太效应的名字,也取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一则寓言。
有一个国王要远行,于是分别各三个仆人相同的钱,要他们去做生意,等国王回来。
等到国王回来的时候,三个仆人的境况却大不一样。
第一个仆人,赚了10倍的钱,国王很高兴也奖励他10座城池。
第二个仆人,赚了5倍的钱,国王就奖励了他5座城池。
第三个仆人,因为害怕把国王的钱弄丢赔不起,也不敢去做生意,只是小心翼翼的珍藏。于是国王把他的这些钱拿了回来,再给第一个仆人去赚更多的财富。
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是不是很像我们当下的社会?
后来心理学家把“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而马太效应运在家庭教育上,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在这个过程中,他受到来自父母老师等长辈的夸奖和鼓励,会让他更有力量的去挑战其他的问题,不断的进步。
而对于成绩普通的学生,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否定,哪怕是“善意的批评”,也会让孩子处于负能量的状态中,产生自我怀疑。这也导致他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容易缺乏信心,轻易想放弃。
所以,作为家长,好好了解“马太效应”是很有必要性。
因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关乎到孩子的未来。
03
其实马太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工作中,还是在学校。
上司和老师,对待那些比较优秀的人,都会更加愿意把信任和锻炼的机会,留给他们。
因为觉得他们做得好的可能性更高。
这也就导致了,强者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多。
作为父母,我们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利用好马太效应成长得更好?
NLP实用心理学的导师,曾经提过三大建议——
1、强化孩子的心理教育
比起学习成绩,一个孩子是否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其实更为重要。
这关系到他们可以成熟的看待万事万物,做出相应良好的行为举止。
2、引导孩子走出环境误区的影响
我们很难避免,周围环境存在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如果有发现,要及时帮助孩子调整心态,更加正面的去看待事物。
古有孟母三迁,没有到达很严重的程度,倒是不必搬家。
不过,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多多观察孩子的生活。
3、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请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最重要但是,父母具备觉察的眼光,可以陪着孩子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正能量的“马太效应”,激活孩子的潜在天赋。
04
如果你的孩子暂时学习跟不上。
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总是无法改变“成绩差”的状况,变得很沮丧,越来越没有信心。
家长就应该警惕,是不是马太效应在作祟了。
国内NLP实用心理学泰斗张国维博士曾经说过: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的确,如果父母多了解一些实用心理知识和技巧。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给他们出谋划策,帮助孩子克服难题。
智慧行学院,作为专注传播实用心理学23年的平台。一直以来,我们的心愿就是,传播实用心理学,帮助更多的家庭有方法有技巧,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无论是在婚恋关系、家庭教育、企业管理、销售……等方面,见证过超10w学员的蜕变成长,因心理学而过上经济自由家庭美满的日子。
如果你愿意,欢迎关注我们,和学院君一起探讨实用心理学,后续也会有更多的心理干货文章、心理成长课程分享给大家。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