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有两节晚自习,第一节13班,实验班,因为是由全校的前100名学生组成,故尔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较好,只要一布置任务,领头雁们便迅速完成任务,那些略微迷瞪的学生,一看别人会了,自己也就赶紧跟上。所以从13班经过,总能听到琅琅的读书上,总能看到一个个学习专注的身影。这节晚自习还是那样,课代表上课前把我交代的任务布置下去,当我走到教室时,孩子们已开始认真作习题,我只需逡巡其中,了解学情,适当指点就行。
可是我的第三节晚自习就不那么幸福了。按说班主任效应,学生该把我教的这一科学好,可我知道他们在我上课时不敢做小动作,上课效果比其它学科好,所以除其它老师上课时多在教室外观察提醒外,课下时间都分配给其它学科,自己决不占学生1分钟时间。因为我一直认为只要课堂效率高了,课下略一复习巩固就行。可我还是高估了他们的自觉性。这不,该跟13班一样做练习题了,而14班背问题的任务才有3个学生完成,他们是真的笨吗?肯定不是。得过且过的思想认识、拖拖拉拉的行为习惯,已造就了今天的他们,仅靠老师一己之力去做手术,真的有点难度。更何况一个、两个去治疗还能立竿见影,这么多病原体有点无从下手,并且一年相处下来,我已深深地体味到:教育真的不是万能的。有些孩子可能已患上了先天性心脏病或恶性肿瘤,老师已无从下手,不得已只能保守治疗,让他们心灵健康,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就行。
可面对只有3人过关的局面怎么办?只能是继续读书,完成“双基”中的第一基一一学习基础知识。下了一道“死”命令“完不成任务,周五延迟放学”。课堂在孩子们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终于呈现了表面的一片繁荣。于是提醒历、地、生学科课代表布置适量任务,周五前完成,完成不了的,家长延迟接送。
希望能以此来督促我的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