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习近平谈“一带一路”(2023年版)》英文版出版发行。“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开放共赢”之花怒放,为世界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强磁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在中南半岛,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极大便利了沿线民众出行,有力激活了沿线经济;在哈萨克斯坦,中哈实施奇姆肯特炼厂改造,污染物排放减少了90%,还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在肯尼亚,蒙内铁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一带一路”通过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不断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成为了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
“互联互鉴”之花怒放,为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架设“铁桥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从秦岭脚下的古都西安到亚欧大陆西缘的里斯本,从东南海滨的厦门到大洋彼岸的圣安东尼奥港,“一带一路”跨越五大洲四大洋,各地人民语言不同、肤色各异,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精神创造和文化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文交流合作,架起文化互赏的桥梁,用具体行动,构建起文明对话的平台。
绿色开放之花怒放,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方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把绿色作为底色,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投资、绿色金融”。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中国重行动、建机制,目前中方同有关方签署了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同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肯尼亚蒙内铁路沿线,中国公司修建了大型动物通道,长颈鹿也能轻松穿过铁路桥;巴基斯坦旁遮普太阳能电站,光伏板下能长草种瓜。生动的场景,展现着共建绿色“一带一路”的成果。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正为相关国家注入绿色能量、提供绿色机遇,让绿色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