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雅未婚先孕,刚发现时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坐立不安。
男朋友张洋倒是开心得嘴都快咧到脑后了,让她好好养胎,但日子一天天过去,他还是绝口不提结婚的事。
眼看到了四个月了,晓雅实在忍不住了,问他这婚到底还结不结了。
张洋一副左右为难的样子,被问得多了就说:“老婆,你知道的,我是什么家庭?你又是什么家庭?你总得给我时间吧!我跟我家人就快说好了!”
“等我妈一点头,我们就去领证!”
晓雅从来不知道张洋是什么家庭,交往这么长时间也从来没有问过,她想,再差也不会比自己的差吧!
01
她生于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出生时因为是女孩,这就成了她的原罪。
出生三个月后,就被奶奶做主抱给了婶婶家。
婶婶家生了两个儿子,可以说在这个家庭里扬眉吐气了。
但人就是缺什么想要什么,婶婶只是提了一嘴,自己没个女儿傍身,以后老了家里那些活,连个搭把手的人都没有。
婶婶生了儿子,在奶奶眼里就是有功之臣,所以一句话,就把孩子抱给了婶婶。
妈妈对于女儿被抱走这件事,只象征性地哭了几声,被人随便劝了几句,就收住了声。
晓雅在婶婶家住到了九岁,也不说对她多好,就是一般女儿家有的她都有,哥哥们性情温和,也不怎么欺负她。
这九年间,妈妈又生了个弟弟,总算在家里有了话语权。
在她九岁那年,弟弟五岁,妈妈突发奇想,非要晓雅这个女儿回到自己身边不可。
家里天天闹得鸡飞狗跳,婶婶养了九年,不舍得给。
不给就闹,一直闹,妈妈在生下弟弟之前一直压抑着泼辣的本性,现在有了儿子,腰杆硬了起来,真正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
这一年,奶奶身体也垮了,妈妈再也不怕这个一直刁难她的老太婆了。
后来她的爸爸找了家族一众长辈调解,晓雅最终还是回到了妈妈身边。
但从此两家也人结下了仇。
从小就能看出来,她是个懦弱没有主见的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大人们告诉她,大伯才是她亲爸爸,她就信了。
她听人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亲妈才会对自己好,她信了。
回到亲妈家,她过了一周的好日子,家里什么好吃好玩的都给她,她笨手笨脚做错了事,也没有人说她。
她觉得,人们说得对,还是亲妈好。
一周后,妈妈开始对她不耐烦了,一会儿嫌弃她做错了这,一会儿嫌弃她做错了那,总之在妈妈眼里,她一身都是毛病。
妈妈总是嫌弃地说:“看看那女人把你教育成什么了?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妈妈像你这么大,什么活都能帮着大人干了!”
这一年,她被迫学着做家务。
也许是天赋平庸,她总是迷迷糊糊的,不是摔了东西,就是自己弄得满身伤。
妈妈总是叹着气恨铁不成钢地说:“作孽呀,你是故意来气我的是不是?哪有人这么大了还笨成这样?”
她只有九岁,但她信了妈妈的话,她想:九岁,就是年龄很大了吧!我什么也做不好,我天生就是个差劲的人吧!所以小时候才被送走。
她努力学着大人的样子,做饭洗衣,给弟弟喂饭,每天放学回来作业都来不及写,就有干不完的活在等着她。
上初中时,她已经在家里独当一面了,不仅是常见的家务活样样做得来,甚至在冬天还学会了用毛线做棉鞋。
人们总是当着妈妈的面夸她能干,但是妈妈一次也没有露出骄傲的神色,总是不以为然地说:“这还叫能干呀?你们都没见过我像她这个年纪,比她能干多了!跟我比起来,她都不知道多享福了!”
02
初中毕业后,她没考上高中,她看着周围同样没考上的同学,要么被家里送去学了技术,要么就是花钱托关系打点让去读私立高中。
大家都在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四处奔波。
晓雅从来没有听过妈妈对她以后有什么安排,她有次怯生生地问起,妈妈板着脸一声不吭。
问的次数多了,妈妈也会说:“上技校有什么用,以后还不是出去打工!横竖都是打工,还不如早点出去。”
晓雅不敢再吭声了,多年的打压和冷暴力,早就让她学会了该闭嘴时就赶紧闭嘴。
妈妈把她送去了外地一个亲戚开的饭店里,告诉她以后这就是她打工的地方。
妈妈与亲戚已经说好,女儿在这里打工,每月发工资,直接发到妈妈的卡上。
当着饭店亲戚的面,妈妈说:“我们晓雅平时就笨手笨脚,要是活干得不好,你们该骂就骂!”
“孩子还小不会管账呢,我也不是贪她赚的几个钱,只是这孩子笨,我怕她拿着也早晚是弄丢,还不如放我这里,我帮她存一笔厚实的嫁妆多好。”
妈妈安排好一切,就准备走了。
走之前,晓雅觉得自己又被抛弃了,她拉着妈妈的衣服,嘟囔着:“妈妈,我不想在这里,我害怕,我想回去读书……”
“孩子,你可怨不着妈呀,是你自己考不上高中,又不是你考上了我不愿意供你。你看看这里多少人?哭哭啼啼的不嫌丢人?走吧……”
妈妈走了,晓雅看着火车慢慢启动,像条蛇一样向着远方蜿蜒爬行,直到那条尾巴在轨道上消失不见。
她在人群中用牙齿狠狠咬着自己的手,她要用疼痛来压制自己的眼泪。
直到那亲戚过来找她,她点点头走了过去,不敢说话,她怕一开口,那强忍着的眼泪就会摔落在地。
晓雅刚开始,吃了很多苦,整天泡在厨房里,每个人都可以使唤她,一天下来,几乎跑断了腿。
时间久了,老板就看出来了,这是个能干的姑娘,手脚麻利,而且任劳任怨。
老板当着所有人面给她涨了工资,就是变相告诉所有人,不准再欺负她。
她涨工资了,但内心没有一点波澜。
反正发了工资,自己只有两百钱,其他的都打给了妈妈。
这里包吃包住,如果不是女孩子每月要买卫生巾,妈妈几乎觉得她根本就不用花钱。
就这两百块,妈妈还觉得给多了。
没想到的是,这个月发工资,老板只给妈妈寄回去了当初约定好的钱,涨完工资后多余的钱都交到了她手上。
她突然有钱了,虽然不多,但她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她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花。
老板给她放了几天假,让自己的女儿陪她去逛逛街,买买衣服,吃点好吃的。
老板的女儿比她大几岁,还在上学,这是个阳光的让人不敢直视的女孩,一看就是在爱的环境里长大的。
女孩热情地带她逛遍了周围的服装店,小吃街,甚至夜市摊。
她终于发现,原来自己周围还有这么一个热闹繁华的世界。
03
20岁那年,她说服了妈妈,进了工厂打工。她跟妈妈说工厂的工资比饭店的多得多,并承诺每个月往家寄钱,所以妈妈心动了。
走之前,饭店老板娘还给她发了个红包。开玩笑说:“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要知道你干活可是一个顶俩的。以后你要是混不下去了就回来,只要饭店没倒闭,你就不会失业!”
晓雅顺利进了一个电子厂上班,每个月工资只在自己卡上停留一会儿,她就得寄回去给妈妈,妈妈知道她几号发工资,晚一会儿就要挨骂了。
往家里寄完钱就没剩多少了,但她从小就勤俭节约,所以日子勉强还能过得下去。
但总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曾经因为厂里材料跟不上,断断续续那个月只上了十几天班,她省吃俭用啃了二十多天馒头加榨菜,才给妈妈寄回去了和往日一样多的钱。
她兢兢业业地每天上班,不敢请假,争着抢着争取加班的机会。
在车间待的时间长了,她认识了张洋。
张洋比她大了八岁,虽其貌不扬,但心细如发。
他一眼就看出了晓雅生活的窘迫,是呀,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个个都打扮的鲜花儿一样。
只有晓雅,一年四季都是洗得发白的工装,从来没有收拾过的头发,用几毛钱一个的皮筋随便扎着。
从来没有化过妆,车间空气干燥,脸上经常起着皮,嘴唇干裂微微渗着血。
不过晓雅那双眼睛长得不错,像在埋在荒漠里的一颗黑珍珠。
这样的女孩,在人群中绝对不会吸引任何人的目光。
也许是张洋慧眼识珠,他开始默默地关心晓雅。
工作间隙经常提醒晓雅去喝水,下班时候提醒她路上小心。
晓雅从来没有被人这么关心过,虽然张洋很多时候都只是动动嘴,说些关心的话语。
但对于她来说,已经是自己内心渴望许久的温暖。
晓雅因为营养不良,长得像个豆芽菜一样,经常头晕目眩。
张洋发现后,经常神秘兮兮地给她带来一把枸杞,让她泡水喝。
她接受了张洋的好意后,张洋经常给她带些女孩用的小东西,润肤膏,护手霜,润唇膏……
因为有了张洋的出现,晓雅觉得自己的生活开始变得多姿多彩。
不上班的时候,张洋会约着一起去爬山。
离工厂不远处有座山,远远看过去,像个巨大的乌龟,大家都叫它乌龟山。
每次爬到半山腰,她总是累得气喘吁吁,这时候张洋总是拿出准备好的热水给她。
晓雅每次都是感动得热泪盈眶,被人这样细心照顾,让她觉得受宠若惊。
终于有一次,在那座山顶,张洋趁她不注意,偷偷亲了她,并诚恳地让她做自己女朋友。
一种莫名幸福感,在她心里流淌,她几乎要脱口而出:我愿意!
但只一瞬间,妈妈那冷峻的面孔在脑海中开始不断浮现。
她犹豫了,那天他们坐在山顶上,迎着风,晓雅跟张洋说起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世,自己这二十多年的经历……
她忐忑不安地说着,张洋沉默不语,这让她越来越慌张,她害怕这么优秀的男孩会嫌弃自己!
这天过后,张洋消失了好几天,车间领导说他请假了。
这几天,晓雅过得提心吊胆。
她想:也许张洋真的是嫌弃自己了吧!哎,也难怪,自己一直都是在嫌弃中长大的,这就是自己的命吧!
几天后,在下班后去宿舍的路口,张洋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晓雅哭着说:你去哪儿了?
张洋笑着摸摸她的头说道:“你这个傻子,我能去哪儿?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给你准备生日惊喜了!”
04
她这才想起,今天确实是自己的生日,只是因为自己从来不过生日,所以才忘了。
张洋带着她去吃了顿好吃的,吃饭间,张洋细心地帮她倒水,剔鱼骨,她几次因为太感动而吃不下饭。
吃完饭又喊上车间的一些同事,去了练歌房唱歌。
晓雅从来没有来过这样的场合,紧张得不知所措,幸好张洋寸步不离的陪在身旁。
张洋给她订了一个蛋糕,大家吵着闹着要往晓雅脸上抹。
张洋挡在了晓雅面前,被糊了一脸。
他的狼狈样引起了震耳欲聋的笑声,大家笑得累了就开始唱歌。
张洋拿着话筒对着她,唱了一首又一首肉麻的情歌 。
在众人的起哄下,晓雅默认了和张洋的关系。
这天,晓雅没有回宿舍,她在张洋租的房子里留宿了。
几天后,在张洋的鼓励下,她搬出了宿舍,他们正式同居了。
恋爱后,她的开销变大了,她心疼张洋,不忍心总是花张洋的钱,所以往家寄的钱一次比一次少了。
从小缺爱的人就是这样,别人稍微对她好点,她就恨不得把全世界奉献出去!
几个月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张洋知道后,就提出让她辞工在家养胎。
可是她为了难,每月都往家寄钱,她已经习惯了,也默认了,仿佛她天生就有这个义务,不可推卸。
张洋嬉皮笑脸说道:“你呀,太傻了,你就不往家寄钱,怎么了?难道你妈妈能过来咬你一口?”
她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让她逆来顺受,张洋这样说,她却没有这个胆这样做。
但孩子来了,总是要为以后做些打算的。
她提出要不就打了吧,以后结婚了可以再要。
张洋死活不愿意,说晓雅年龄小,但自己都三十了,有了就生下来,反正早晚都要生的。
他甜言蜜语地哄着,让晓雅决定保住这个孩子。
但同时晓雅提出双方家长一起商量婚事,被张洋一阵嘲笑:没见过你这样急着结婚的女人,怎么?你还怕我跑了?
她妊娠反应厉害,三天两头请假,后来被喊过去谈话,领导委婉的提出让她自己辞工,这样总是请假流水线经常人不够,也耽误生产。
天生懦弱的性格,让她不懂得争取自己的权益,就这样主动辞了工作。
直到肚子里的孩子四个多月,都显怀了,她开始真正地着急了,她哭哭啼啼地跟张洋闹,到底什么时候结婚?
直到有一天,她出去买东西,回来时门虚掩着,她听到了张洋在和家人打电话。
“妈,你放心,你孙子好好的呢!你儿子有本事不?没花一分钱白捡了个媳妇!”
“嗯嗯,四个多月了,放心,现在想流产也打不掉了!到时候她们家一着急,彩礼钱都省了,你儿子聪明不?”
“过几天,你收拾收拾过来,我们一起去她老家去提亲去。她那个家庭我知道,她大着肚子回去,一定讨不到好,到时候她就只能死心塌地跟着我们了!”
晓雅听到此处,难以置信,浑身像筛糠一样颤抖,手上买的东西掉了一地。
张洋听到动静赶紧对着电话说:“妈!不说了,我这边忙着呢!”
晓雅听到脚步声,赶紧躲开,但来不及,张洋已经开了门。
张洋看到她夸张地大叫:“哎呀,我的老婆大人, 你大着肚子怎么去买这么多东西?这样的事应该让我这个男人去做嘛!”
04
晓雅还没有从偷听的那番话中反应过来,像个行尸走肉一样跟着张洋进了屋。
这个张洋租的单间空间狭窄,放了张床后勉强有个立脚的地方,现在摆满了垃圾。
张洋平日里只知道说好听的话,实际行动一点没有。
往常晓雅只要看到一点乱的地方就赶紧收拾,今天,她心烦的要命,她不想动,不想说话。
她想去医院把孩子做了,但悲哀的发现,她没有多余的钱做这件事情。
这么多年赚的钱都给了家里,而且已经几个月没有往家里寄钱了,隔几天就会被妈妈一通电话过来一顿骂。
她今天太心烦了,她二十多岁了,她该学着看看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了。
她的焦躁,张洋心知肚明,但就是不说破。
泥人也有三分气,她终于爆发了,她问张洋是不是一直都在骗自己?
张洋看着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语气格外温和:“老婆,你怎么不开心了?是不是我给我妈打电话你听到了?”
晓雅不说话,泪流了满脸。
张洋搂着她说道:“你不知道,我妈听说了你的家庭条件后,死活不愿意,我也没办法,总要编些话哄哄她吧!”
“你别担心,我妈已经同意了,这两天就来,我们一起去你老家商量结婚的事……”
就这样三言又两语,晓雅就被哄好了。
三天后,张洋妈妈来了,初见面,还是很热情的。
但晓雅总觉得张洋妈妈,总是有意无意地用眼角眉梢斜着瞟她一眼。
她们一行人去了晓雅老家,晓雅好几年没有回来过了。
她才发现,家里盖起了二层小楼。
但她们只进屋坐了一会儿,听说不准备出彩礼,就被请了出去。
婆婆阴沉着脸,晓雅悻悻的跟在后面,尴尬的想说几句话,试了几试还是闭上了嘴。
在村里漫无目的地走着,大家对着她的肚子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她来到了婶婶家,还好,婶婶还是顾念一些亲情,把他们暂时安顿在了家里。
婶婶问她:“他对你好不好?”
晓雅竟一时语塞了,张洋对自己好吗?她也这样问自己。
晚上,她和婶婶一起睡,多年的委屈终于决堤,她从无声哭到颤抖。
第二天,妈妈一大早就来婶婶家叫骂了,她拍着腿骂婶婶,骂晓雅。
骂婶婶想贪图女儿的彩礼,骂晓雅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张洋一看这架势,赶紧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晓雅无处可去,只能跟着张洋走哪儿算哪儿了。
走之前,婶婶偷偷地塞给她两千块钱,几番为难下开了口:“孩子,这钱你先拿着,千万别声张。婶婶看了,你找的这个男人估计靠不住,必要时这钱能救命……”
05
她含泪离开了故乡,因为拿不出户口本,所以没有登记。
她孤身一人跟着张洋,去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去了后就傻眼了,张洋整天跟自己吹嘘自己的家庭条件,没想到会是这么破烂。
张洋的老家在山区,离晓雅家一百多公里的隔壁省辖区内。
但已经来了,肚子也一天比一天大,已经有了胎动,晓雅也只好咬着牙在这里过起了日子。
生活的苦难总是催着人成长,晓雅不再对别人掏心掏肺,也不会因为别人的一点小恩小惠就晕头转向。
婶婶给她的钱,即使是日子最苦的时候,她都没有动过一分。
孕期婆媳两个相安无事,冷淡归冷淡,倒也没有怎么为难她。
几个月后,她在镇医院生下一个女孩。
随着女儿到来的,还有婆婆的冷嘲热讽。
抱着孩子,她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没有这么清醒过。
自己活过的二十多年,一直没有看清这个世界,随着做了妈妈,她终于强迫自己长出了盔甲。
这女儿这么娇小,这么柔软,就像小时候的自己。
想到这里,她感到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从小因为自己是女孩,活在奶奶的言语暴力里,天长日久,自我厌恶深深植于心里。
难道就因为自己是个女孩,就活该承受这些轻视?
而当初的自己也仅仅是个婴孩而已,又能有什么错呢?
在婆婆的冷言冷语中,坐完了月子。
张洋说:“家里眼看要坐吃山空,他不出去上班怎么办呀!”
婆婆乜斜着眼看向晓雅:“是呀,凭空多了两张嘴吃饭,还都是赔钱货,真是晦气!”
送走了张洋,晓雅就这么带着幼小的女儿不咸不淡地过着日子。
同时,也在等待机会,她心里打定主意,一旦有了机会,就抱着女儿走,离开这里,老死不相往来。
孩子六个月的时候,张洋给婆婆打电话时,又被晓雅偷听了。
原来张洋故技重施,在工厂里又哄骗了一个比她年轻好几岁的女孩。
她知道,机会来了。
她不动声色的看婆婆表演,婆婆见她油盐不进,终于被激怒了,指着晓雅的鼻子让她赶紧抱着孩子滚蛋!
晓雅求之不得,当场就简单收拾了包裹,抱着孩子回了老家。
婶婶给她的钱,果然帮了她大忙。
她回老家后天还没亮,她径自去了婶婶家,她活了这么多年,终于活明白了,她知道谁是真的对自己好。
婶婶看着风尘仆仆回来的晓雅娘俩,心疼得直拍大腿。
她只偷偷在婶婶家呆了一天,她知道,如果妈妈知道她在婶婶家,一定会来闹的。妈妈不对她好,也不让别人对她好,她不愿再给婶婶添麻烦了。
06
婶婶给她规划了一条路,那就是去投靠外地上班的大儿子。
“晓雅,你按我说的地址去找你大哥,我给他打过电话了,他会帮你的,什么都不用管,好好生活,想办法把孩子养大!”
婶婶的两个儿子都大学毕业留在了外地,大儿子已经结婚,在工作地买房定居,生活比较稳定,晓雅去投奔大儿子是最好的选择。
这次临走时,婶婶又给了她一个信封,她知道那里面装的是钱,她说什么也不要。
婶婶佯装生气地拍着她的手说:“你这孩子,你现在遇到难处了,这钱就当是借的,以后你过得好了婶婶也能跟着你享福不是!”
“拿着吧孩子,这是五千块钱,还是和上次一样,救命钱要贴身带着呀!我无牵无挂,你过得好了我就放心了,也不枉你曾喊过我九年的妈!”
晓雅看着婶婶头上长出的斑驳的白发,想说:你就是我亲妈,我三个月就被你抱了回来,如果不是九岁那年被强行分开,说不定,这辈子你都是我亲妈……
但喉头似乎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她哽咽着,怎么努力就是说不出话来。
她去了大哥的城市,见到了大哥和大嫂,大嫂真漂亮,像个明星一样。
大哥家真亮堂,晚上开着灯,地板都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她就这样局促不安的暂时被安顿在了客房。
晚上睡前,大哥对大嫂说:“你不知道,我这个妹妹身世可怜……”
第二天早上,哥嫂还没起来,孩子不知为什么哭闹个不停。
她用尽所有力气也哄不住,这时候大嫂过来了。
晓雅一脸歉意地看着大嫂,刚想道歉,大嫂说话了:“孩子是不是饿了?她几个月了?母乳营养现在都跟不上了,该添加辅食了!”
她也不知道“辅食”指的是什么,只是呆呆地点了点头。
大嫂“噗嗤”笑出了声,一把接过孩子,对晓雅说:“你去洗把脸,换换衣服,我带你出去逛逛,给孩子买点米粉饼干什么的。”
嫂子带她逛了半天,买了一堆吃的用的,甚至还给她买了一身衣服。
她几次抢着结账,都被嫂子拦了下来。
嫂子开玩笑说:“我可是你嫂子,这要是古代,我就是长辈呢,我当然得照顾好妹妹了。”
回去时,发现小区周围到处都是施工队,有开发房地产的,有盖公园的。
嫂子说:“这里这两年才开始开发,以前就是一片荒地,但这里房子便宜呀,就是离上班那里远了点,来回快两个小时了。”
她虽然听不太懂,但多少也明白,大哥大嫂看似光鲜,其实日子也过得不容易。
大哥让她放心住下,她却不敢心安理得地在人家白吃白住。
哥嫂上班的时候,她尝试着下去买菜,简单地做点饭。
以前在饭店打工的那几年,她不知不觉学会了很多东西,像鱼香肉丝,红烧茄子,麻婆豆腐什么的家常菜,都做得有模有样。
她买了个便宜的智能手机,在网上看看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买菜的时候,也经常去那些饭店超市之类的店铺打听,但人家听说她要带着孩子工作,都笑着摇了摇头。
那天她做了一桌菜等哥嫂下班,嫂子回来逗了逗她女儿,就坐下开始吃饭,一边吃一边感慨:“咱妹妹这手艺可以去开饭店了……”
开饭店?晓雅想都不敢想。
她难为情地说:“能摆个摊我都知足了,开饭店,这辈子是没希望了!”
嫂子看她沮丧的样子,灵机一动,说道:“对呀!你可以去摆摊呀,这边那么多建筑工人,下班后都是饿着肚子跑那么远找吃的。”
“你如果提前做好了饭,荤素搭配着装成盒,拉到那里去卖,说不定是个办法呢!”
哥哥打断嫂子,对晓雅说:“你别听嫂子的,你还带着孩子呢,这也太辛苦了。你别误会,我们不是要赶你走呢!”
晓雅异常坚定地说:“我不怕辛苦,我愿意试试!”
07
哥嫂开始兴奋地帮她出谋策划,晓雅惊奇的发现,上过大学的人就是不一样,有头脑,有想法,还有执行力。
在嫂子风风火火地操持下,晓雅开始出摊了,嫂子还特意请了两天假帮她带孩子。
慢慢的,她就上手了,买了几口大锅,在家做完后,装的整整齐齐,下去推着买来的二手三轮,驼着女儿,去工地周围转悠。
晓雅手艺不错,人也干净整洁,加上还带着孩子,所以慢慢地赢得了周围建筑工人们的尊重。
是呀,努力的人不管做什么,都是值得尊敬的。
一个月后,她手里存了点钱,不顾哥嫂的反对,带着女儿出去租了个小小的房子。
这个房子旧旧的,但是能做饭,看到这个房子,就想起和刘洋当年一起同居的小屋。
只是当年那个小屋带给她的,是苟且和耻辱。
这个旧旧的房间,装着的,是未来与希望。
三年后,女儿上了幼儿园,哥嫂小区附近新开发了一个小吃街,正对外低价招商。
在哥嫂的帮助下,她用这几年的积蓄,开了家小小的快餐店。
这三年,发生了很多事,嫂子生了个儿子,婶婶从老家过来帮忙带孩子,她也跟着沾光了,自己的女儿也被婶婶照顾的很好。
晓雅和哥嫂早成了亲人,他们的儿子,晓雅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护。
婶婶更不用说,她会用余生好好孝敬她。
人都是这样,随着年岁渐长,阅历增加,就能分清楚谁才是值得自己去爱的人。
有一次,晓雅、嫂子和婶婶,一起出去遛孩子玩。
嫂子问她:“这辈子,你算是苦尽甘来了,你对走过的弯路,后悔过吗?”
晓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勇敢,她想说的是:不后悔!
这些弯路都是她应该走的,如果没有被送去饭店打那几年,就不会有现在能赖以糊口的做饭手艺。
如果没有执意去工厂打工,那今天可能还是无法摆脱家人的控制。
如果没有遇到刘洋,没有被哄骗着生下孩子。再或者,刘洋母子如果对自己马马虎虎过得去,也许自己今天还是在跟着那个渣男,日复一日地过着糊涂日子。
感谢刘洋母子逼着她们孤儿寡母离开,感谢命运一次次让自己走投无路。
更感谢命运的照拂,让自己小时候能和婶婶有一段母女情分……
感谢命运,感谢苦难!
泪那么苦,伤那么痛,血泪浇灌的花朵那么美丽。
靠自己奋斗出来的果实分外香甜!
END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微信公众号,ID:何小仙儿,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