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南联大会大师云集?
——看纪录片《九零后》有感
晁大愚
最近看了纪录片电影《九零后》。这部电影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不会不知道西南联大。我上高中时喜欢看汪曾祺的散文,他有很多篇文章写到那个是时候那个地方的事情。他的散文淡雅风趣。他就是西南联大中文系毕业的。他被认为是西南联大毕业生里写作成就最高的。
历史证明,西南联大出了很多大师级的人物,各个领域几乎都有,包括我们熟知的杨振宁李政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大师呢?我想原因很多。首先,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组建,可谓汇集了当时大多数最好的教师学生。当然,我们后来的著名大学也同样汇集了最好的师生,为什么钱学森先生会发出为什么我们现在培养的大师很少呢?这里面当然原因很多。大师者,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与检验,一般年纪比较大。就像这不纪录片里的大师,平均年龄已经九十多岁,所以叫做九零后。这个名字有点哗众取宠。我觉得换个名字更好。也许片方想要吸引眼球。还有一点,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问题。
那时候,条件比较差,但还是培养了很多人才和大师。我们通过这些人的回忆文章访谈,知道那时候的大学制度不很健全,不像现在的大学制度看似很健全,但却给了师生难得的自由。当时的学生何兆武老先生回忆说,那段时光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他认为,最好的制度就是尽可能大的给人以自由的制度。
记得汪曾祺在回忆文章中就提到,不喜欢上课可以不去,于是泡到图书馆看书。现在的大学,不听课有可能毕业不了。因为我们现在有考勤制度。我上大学时,也很苦闷,觉得上课考勤制度实在是限制自由,尤其是大学里很多老师不好好讲课,听课不知所云,要么乏味枯燥照本宣科,要么天上地下吹水闲聊。后来才知道很多大学教师把心思不放在上课上,这除了教师自身原因,也有教师考核制度的原因。
这不纪录片电影通过大师们的回忆,比较客观地还原了一部分历史细节。但我觉得这些回忆只是按照时间顺序堆积起来了,并没有一个主线或者精神。作为一部纪录片,不能简单地记录或者堆砌,创作者要有自己的思想见底和价值判断。任何看似客观的东西其实都是主观的。因为在你选择取舍的时候已经有了你的价值判断。这就提现了创作者的思想深度。作为一个回顾历史的纪录片,不仅仅是回顾历史,更应该认人们温故知新。这样的回顾才有意义,才能够和现实接轨。我觉得创作者应该把这个点落在回答钱学森之问上。就是反思为什么那个时代条件那么差却能培养那么多大师,而我们现在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能?有些东西不需要明说,只要创作者有这个出发点,用事实说话就可以了。聪明的观者自然会明白。
总之,我觉得这不纪录片电影只是简单地回顾历史,堆砌事实,没有很好地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给人以更深入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