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割年肉。
习俗虽是如此说法,但搁往年这时,年肉早割了。今年,一直挨到二十六才上街割肉,是因为肉太贵了。
猪肉28元一斤,和没涨价钱前的10元一斤相比,贵的离谱,贵出了历史高水平。
如今过年,年味儿最浓的恐怕要数集市上了,办年货的人络绎不绝。来到卖肉的摊前,割肉的人还很多,肉那么贵,顾客简直就是给店老板送钱呢,照这样说,店老板应该服务态度和善,服务项目贴心才对,可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要的少,不卖!”
案板上没有小块肉,全部是猪前腿、猪后腚,每一块肉少则十六七斤,多则二十多斤,也就是五、六百块钱一块。
“老板,能不能给我割七、八斤?”一位老大爷大声地说,那声音里透着自信,仿佛在说:“肉这么贵,肯定别人都舍不得割,我割七、八斤就不少了。”
他刚说完,凉水就泼了过来:“没法割。在整块上割那么一点,剩下的别人咋买呀?”“人家都是整块、整块地买。要不这一块,20斤左右?”卖肉的老板不仅能要得起价,还能震得住势。
老大爷不再说什么了,只是眼巴巴的看着案台的肉,像是在想着什么,在狠狠地下决心。
卖肉的老板也不再搭理他了,而是去招呼别的顾客。
陆续有顾客过来,挑一块,称完掏钱走人。每一块肉都能卖上五、六百元的价格,红刷刷的票子进了老板的口袋,顾客手里提的只是一小块肉。
这割肉,真的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心疼血汗钱,没办法,还得割呀!
得过年!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的苹果。苹果贵的离谱,每一斤十几元到二十多元不等。如果苹果的个儿大一点,差不多一个一斤。一个苹果十几元、二十多元,能吃的起苹果的,真算得上是土豪了。
但是每一次去超市,看到货架上都摆着苹果,有时候还见顾客在挑苹果。我总是对自己说,“苹果那么贵,不吃也行,等便宜了再买!”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苹果贵的那几个月里,我没有吃苹果。
和我有相似想法的人应该不少。在朋友圈里见到不少晒苹果的图片,上面标着“土豪与苹果标配”。
今年,苹果从几十元一斤跌到一元、两元一斤。一大袋苹果也就一、二十元,够一家人吃上几个月了,吃苹果的再也不一定是土豪,土包也可以吃。
苹果风刚刮过去了,又开始刮起了猪肉风。猪肉虽然比苹果重要,是主食。但是,也有鸡肉、牛肉、羊肉等替代品,也不是说非吃莫属。
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任何一种商品短期的短缺,都难不倒普通民众。相反,那些试图哄抬物价、商业垄断、制造暴利的商人,并不能得到永久的经济利益。
天地之间有一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
二十六,割年肉。今天,因今年的年肉价格不同而特别、而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