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一一秀峰

香炉瀑布

《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你知道吗?这首几乎人人会背诵的诗,就是诗仙当年来庐山秀峰时有感而诵出的。

秀峰位于庐山南麓,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誉。有香炉峰、文殊峰、龟背峰等诸峰。

秀峰不但峰秀,而且瀑秀、峡秀、潭秀、林秀、石秀、寺秀,诸秀汇集,故景区又称“秀园”。

秀园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南唐中主李暻年少时曾在此筑台读书,继帝位后在读书台旧址建寺,名为“开元寺”。清康熙帝南巡时,手书“秀峰寺”匾赠寺主持超渊,此后改名“秀峰寺”,俗称秀峰。

康熙御题



入寺门上“第一山”三字,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手迹。寺前的两棵罗汉松,是苏轼好友佛印法师当年来此讲经时所裁,距今已九百年树龄。

秀峰寺三宝

园内诗仙李白的雕像栩栩如生,雕像背后墙壁上,刻着历代来过庐山的名人画像,以及他们留下的墨宝。卧地石块上名人刻的“雪片”二字龙飞凤舞…。

总之,目及之处,无不是文化。


李白雕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蒋介石来庐山饱览秀峰美景后,留下”这里风水不错”的话语,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的熊式辉心领神会,立即大兴土木,在此建造行宫和侍卫室。

这些建筑黛瓦红柱,掩映在参天绿树中,又给秀园添了几分厚重。



“雪片”石旁有个月亮石门,门两边刻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对联。进门几十米便是“漱玉亭”,亭边是巨大的石坡,石坡旁是龙潭,龙潭前面是青玉峡,瀑布就是沿青玉峡飞泻而下,汇入龙潭。

据说诗仙李白《望庐山瀑布》,就是在此吟出的。

漱玉亭为北宋诗人若愚所建,因该处岩石被溪流冲刷后晶莹如玉,故称”漱玉亭”。

龙潭边岩石上留下了历代文人骚客的墨宝,有一百四十四帧之多,这规模宏大的摩崖石刻世所罕见,非常壮观。其中“不忍去”三字为苏轼的手迹。

看着这清如碧玉的潭水,听着这清脆如钟的溪流,站在这绿伞下的漱玉亭,真的是不忍离去啊!




米芾手迹


青玉峡上面就是观瀑路,沿路一直上山便到香炉瀑布。

几十年来,每当想起《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总是想象着瀑布“挂”起来的样子,想象着“银河”落下的样子。

今天终于就要亲眼看到心心念念的庐山瀑布了,心中好不激动。

不顾山高路远,加快步伐往前走。

哇!看到了,前面山上挂着的一条白练,可不就是庐山瀑布么?瀑布源头旁应该就是香炉峰吧?当太阳照在峰上蒸气上升时,应该就是诗仙说的紫烟吧?

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境出来了。

越来越近,飞流直下的瀑布就在眼前了,仰观瀑布随着风势不断变幻,忽儿向右喷珠,忽儿向左洒玉,水势也是忽大忽小,大时上下连成一条长长的素练,先垂直而下,折转后再飞泻而下,落入峡谷向前流去。小时断断续续,好象剪断后又马上缝合成整条素练,飘飘洒洒而下,看着很是有趣。

看着如此美观,除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句子,还能怎么来形容呢!



告别庐山瀑布,一步三回头的往回走,一时间,恍惚穿到了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大唐盛世,仿佛看到大诗人正一手高举洒杯,一手握着书卷,抬首远望,吟诵着庐山瀑布的动人情景。

就要走出秀园了,园中参天大树连同茂密的绿荫,好象撑着一把把大伞的主人,一路温馨的护卫着前来又离去的人们,使人再次生发“不忍去”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庐山砚人草堂记 桂相文撰 砚,文房四宝之首,文人之砚,犹美人之镜,最生亲傍。黄君爱和,生金星砚之故里,忧金星砚之未...
    庐山樵阅读 11,828评论 0 8
  • 很多到过三叠泉的人都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来形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叠泉的瀑布。而诗仙李白写的是庐...
    招财猫日志阅读 25,247评论 2 3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35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11,354评论 4 8
  • 怎么对待生活,它也会怎么对你 人都是哭着来到这个美丽的人间。每个人从来到尘寰到升入天堂,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一本书,...
    静静在等你阅读 10,423评论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