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第三章:关于选书的标准。
首先,作者提出5个对于读书的误解,分别是“读书无用”、“读书只追求有用”、“只读囊中之物”、“读书孤独论”、“极少输出”。针对这些误解,作者做了相对应的阐述及更正。
在这些误解里,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后面两项,“读书孤独论”和“极少输出”。这也许是受长期以来的固定思维影响吧。如果没有进入到自媒体时代,估计大多数人也不会想到读书其实是需要和朋友一起交流的,或者把读过的书讲给别人听,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其次,作者提到了“樊登读书”大部分选书的原则:TIPS。T是工具。简单来说,能给听众带来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I是新的理念。即能刷新读者的认知。P是实用性。即可以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S是科学性,不是凭空捏造,有经历科学的验证。其中,作者认为科学性和建设性是选书最重要的原则,并解释了为什么这两个原则很重要。
最后,作者告诉我们,每本好书都有自带使命。那么,要如何辨别每本书的好坏呢?这里有几个技巧,分别是:
1、看出版机构。建议挑选和的的出版公司。
2、看作者背景。建议选有学术背景的书,比如大学教授写的书。
3、看推荐人。建议选比较有权威的推荐人。
4、看好书中的推荐书单。比如像经典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后面就有写一系列的推荐书单。
5、看书后的参考书目。这个跟上一条的性质差不多。都是一本好书带出几本好书。
6.看内容。主要看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使命是什么,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实际存在的问题,有没有足够严谨等。
7.看翻译和图书印刷质量。比如有没有错别字,印刷设计合不合理等。
读后感悟:
1、要让读过的书发挥出价值,最好的方式就是分享,把读过的书讲给别人听。即使你不想做讲书人,也要学会与别人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不要陷入读书孤独论,固步自封的状态是不能让自己有所成长的。
2.追根朔源,大部分有学术背景的书籍才是所谓的源头。经典书籍虽然比不上畅销书疯传一时,但是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书籍,说明它自带的使命都能够源源不断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