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耳双生
如果你也看过《江湖儿女》这部电影,咱们接下去倒可以好好的叙一叙。当然没看过的,也没关系,接下去讲的,不会太过剧透。
故事很简单,回想起来其实一点都不复杂。但似乎导演主创们,却让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显得特别的深沉、阴郁以及有一些欲言又止。
当然了,这是主创的权利,任何的作品,也都是为了对某种态度或价值观的呈现而生。
不同的表达形式会唤醒不一样的共鸣,有好多的场景,恰恰因为少了类似古惑仔的那种热血渲染,让我很容易就把思维倒带回自己在当年的那个时代下的某些记忆,人往往会在静默中才会自然的产生代入感,这种感受让我时不时感到一阵阵头皮发麻、身体发紧。
比如街头那一场混混与郭斌的斗狠乱战,少了港片黑帮片里那种主角光环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无声无言的打斗,让我看着看着真就像是一个站在廖凡周遭围观的普通群众。那种残暴原始的街头打斗还真是见得不少,因为那就是少时小县城里生活的一部分。
港片,贯穿着那个年轻人价值观虚空的90年代,香港一批电影中所虚构出的所谓“江湖”体系,却生生在现实中影响出各地的“兄弟”、“道义”这样不知所以然却实实在在存在的群体。
这不就是真实的生活还原吗?虽然电影中的表达,显得直白了很多。但想想当年就在自己的身边的那些动不动打群架、占地盘的同龄人们,这种情景你真的觉得离自己远吗?
这部片子的现实还原,可能会让有一些人受不了。前几日胡锡进就在自己的自媒体上评论这部片子“负能量”、“看得让人难受”。而导演贾樟柯的回复也是非常有意味,他说“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非黑不一定即白”。
虽然,感受里确实存在有“堵得慌”这个情绪,但这个世界,本就因为五颜六色的存在才如此丰富多彩。我们的价值观,也应该是包容的。
再来聊聊电影里的人,其实,贾樟柯这电影里所想展现出的重点,应该还是那些“儿女”,那些活生生在时代中被裹挟变迁的人们吧。
片中的巧巧,就是一位无比真实、无比中国的女性。也许现在已不一样,但回望过去的30年间,这样行事的女性曾经多么的常见。所以我完全不觉得演员是在表演,这完全就是真实的呈现、自然的展示。
她们会为了那个心仪的男人,一辈子把自己变成感情中的“囚徒”。所谓的江湖中的“情”和“义”,在她们身上并不需要口口声声常挂嘴边。
剧中的巧巧,从认定了斌哥的那天开始,就长情久义的行走在这人间。无论是跟进“江湖”、持枪出头、顶包坐牢、千里寻夫、放下新情、接纳旧爱以及回到男人定义的所谓“江湖”。。。凡此种种,她都始终如一。这种对人性的观察,导演在这2个小时的时间里,表达得非常完整。
而反而斌哥,这拜二爷、混江湖、有能力讲道义的帮派大哥,却最终抛下了“情”,丢掉了“义”,更失去了“江湖”,在一句“我走了”声中,留下了“郁郁不得志”的伤感。
突然想起小说《老人与海》,如果说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是老年男人对岁月的抗争和不屈服,那贾樟柯所写的这部“中年人与江湖”,大概应该是中年男人对岁月的不甘和无力。
也许在胡锡进的眼中,海明威这种才是正能量,但正如贾樟柯所言,正能量的那一边,不一定是负能量。巧巧也可以算是海明威的那位老人,斌哥就是海。“海”终归不甘退回到“江湖”,因为他会觉得我才配得上是他们江湖的真正归途和归宿,而老人却一辈子都在于海搏斗,并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不知道斌哥那句“我走了”会带他走去到哪里,也许就会在若干年后,相遇在某个街头的转角小面馆。但巧巧应该始终都会在这里,在这天地间,身而为囚。
整部影片把十多年的岁月浓缩在几十分钟时间内,用胶卷封存住,剧中人物和他们的人生自此有了一种永久的记忆。导演大概是想用这种方式留住某种念想某种那个时光里很真实的感受吧。
返照我等,只要与人为伴,身边便都有个叫做江湖的地方。回头想想,越是当时感到最为难受的时刻,反倒现在会笑着最先从脑海里蹦将起来。
那曾经一度以为过不去的一幕幕,没有意外的全都被时间、被岁月碾压得如此不值一提。岁月不饶人,自然也包括江湖。
但江湖也不曾饶过岁月,这个时候再看看当下的这个自己,竟然已经想不起当时在焦虑、烦闷甚至寻死觅活着些什么?只在想,原来那就是我的经历吧,有机会,我们每个人也可以去拍一部电影。我连名字都已想好,就叫做——《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