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我们过分强调了外在压力被内化为动力的可能,忽略了它的破坏性影响。。
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会对大脑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包括记忆力损害,分寸感丧失,没有创造力,加速大脑衰老等。
帮助学生在教育环境中有效管理压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承受适度的压力,可达到最佳的用脑效果。
15.人类大脑的基本功能依次是:生存反应,满足情绪的需要,认知学习。
生存反应始终是大脑的首要功能……家庭遭遇特殊变故,如父母离婚,孩子会无心学习……
人类情绪中枢对恐惧情绪记忆,甚至遗传来的记忆都很深刻。
16.关于情绪的反应对于人的生存质量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积极的情绪体验在人们自然的大脑活动中比较容易遗忘。
17.只有在生存反应感到安全,情绪体验愉快的时候,大脑才能较好地发挥认知学习功能。
学习压力不总是有帮助的,有时候也有害,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才能更好地提升效率和创新能力。
安全愉悦的情绪体验是大脑工作的最佳状态。
18.每个人都具有自我成长能力……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不再是教师的独门工夫。慧眼识人的技能逐渐成为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
宗旨是敏锐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才能,优秀品德,并在互动中培养、强化。
19.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本性趋于积极,积极心理学建立的理论前提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继承和发展出来的、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的人格品质这一假设。
20.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21.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要找到后进生身上的优势特征,多加鼓励和表扬,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势特征被认可,他们会因此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因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改变。
22.成功的关键不是消除各项弱点,而是充分激发个体内在的积极性的建设性力量和美德。
23.职业锚:影响一个人职业的因素有:一,天资和能力;二,工作动机和需要;三,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24.其实得道成佛后并不是生活在天堂,而是生活在人间。——济群法师
因为在天堂没有痛苦和烦恼,所以也没有快乐和幸福。……普度众生,帮助人们消除痛苦,成佛者就能分享快乐幸福。
25.幸福感不完全是愉悦感。是一种在情感体验愉快和认知评价满足时产生的感觉。
幸福=遗传+生活环境+个体可控行为
26.生活中影响幸福感的因素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交生活和婚姻满意度。
提高幸福感的重点要放在第三类因素,即个体可控行为,提升40%幸福感,应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维,让自己得到更多积极情绪体验,使我们生活在自己幸福范围的最高点。
27.情绪不仅是指当前的感受,还包括关于过去和未来的感受。
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维,就是要选取看问题的角度,聚焦积极面,让真实积极的体验自己。
28.幸福五要素:积极情绪;投入工作和生活;人际关系;意义和目标;成就感。
最愉快的一刻通常出现在一个人为了一件充满挑战但自认为是最值得努力的事,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刻,这就是“幸福流”,是一种最接近“幸福”的状态,是在生活中的最优体验。
29.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教师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30.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教师,同学与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和鼓励时,孩子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