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2

我每年读的书是多了,还是少了?其中学术书籍和小说作品的占比有何变化?我每年写了多少封信,写了多少作品?每年有多少时间花在路上,又有多少时间花在人际交往和锻炼身体上?

我什么都说不清。我对自己没个准数。我有哪些变化?我的工作效率是增是减?我的品位、喜好有何改变?……原本我以为,我对自己很了解,但接触了柳比歇夫的总结之后我才发现,事实上我对自己一无所知。

1966年,第一类工作计划用时1900小时,实际用时1906小时,比1965年增加27小时。平均每日用时5.22小时,约合5小时13分钟。

想想看,每天高强度科研工作5小时13分,没有休假、周末和节庆,全年无休!何况这还是所谓的“净时间”,不包括任何抽烟、闲聊和溜达。仔细想想,这绝对是个令人恐怖的数据。

更可怕的是,几乎年年如此:

1937年——1840小时

1938年——1402小时

1939年——1362小时

1940年——1560小时

1941年——1342小时

1942年——1446小时

1943年——1612小时

……

这还仅仅是用于主要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包括其他任何辅助性的工作。这些时间全部用在了创造和思索上……

恐怕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哪怕是最最繁重的工作——会规定恐怖如斯的强度。做出这样的规定,只能是出于个人自愿。

柳比歇夫干的比一般工人还多。他完全可以像大仲马那样,举起自己的手,向人们展示他手上的老茧。一年写作1500页!洗印420张照片!这一年是1967年,他已经77岁了。

阅读俄文作品 50本——48小时

英文作品 2本——5小时

法文作品 3本——24小时

德文作品 2本——20小时

7篇论文付印……

长期住院自然导致了阅读量增加,但主要工作仍超额完成,虽然有很多事情没来得及做,比如,《科学与宗教》一文比预计用时多花了4倍。

柳比歇夫年度总结的精细程度堪比企业的年终报表。那么多的表格、系数、图表,将逝去的时间的剪影勾勒得如此清晰而又直观。难怪柳比歇夫被视为最大的分类学家和数学统计学专家之一。

总结中还开列了未读完的书籍,作为负债被结转:

伊拉斯谟斯·达尔文《自然的殿堂》,5小时

德布罗意《物理学的革命》,10小时

特林格尔《生物学与信息》,10小时

多布然斯基,20小时

负债清单每年更新一次,长度永远不见减少。

还有一些出人意表的数据:游泳43次,交流151次,最喜欢的电影是哪几部……

他的总结读起来不免枯燥,研究起来却很有趣。

一个人,一年之内居然能干那么多事、看那么多东西、学那么多知识!每一份总结都是对于人的可能性的展示,每一份总结都能引发对于人的能量的赞叹。人的能量,只要能够合理利用,会产生多么伟大的创造力!

不仅如此,我还是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短短的一年竟有如此巨大的容量。

除了年度计划之外,柳比歇夫还会制订五年计划。每过五年,他就对以往的生活与事业进行回顾,并给出一个整体鉴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每年读的书是多了,还是少了?其中学术书籍和小说作品的占比有何变化?我每年写了多少封信,写了多少作品?每年有多少时...
    大林子Lynn阅读 23评论 0 0
  • 柳比歇夫给大部分学术著作写了纲要,有些还写了书评。所有的摘录和评论会定期装订成册。这些机打的合订本恰似读书总结,构...
    大林子Lynn阅读 28评论 0 0
  • 对拨给主要工作的时间也做了计划,包括准备讲座,生态学、昆虫学研究及其他科研事务。通常第二类工作的用时会比第一类工作...
    大林子Lynn阅读 22评论 0 0
  • n快速阅读可以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学会有效地快速阅读,可以大大提高阅读速度,改善注意力理解力 增进对眼睛和大脑协同...
    柳语盈阅读 66评论 0 4
  • 公司倡导我们学习利用AI助力我们的销售工作,我利用防霉整抗菌理剂的产品说明书做了一个视频,说明书具体内容如下: N...
    颐莲阅读 6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