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济大校园,甲子湖畔,有一个美丽的园子。名曰:滋兰苑。其命名灵感便是《离骚》此句。然而,对《离骚》的欣赏,并非容易之事。因此,长期以来,对之都是敬而远之。以至于在第二次帮高三学子复习时,秉承着不懂的就不讲的原则,直接将《离骚》跳过去了。而在今日,与同学们一道再次欣赏《离骚》选段,嬉笑怒骂间,却忽然似乎摸到了点点屈原的情感脉门。由此,写下此文。是为记。
活着是痛苦的吗?当然。然而,为了理想和责任,纵然痛苦依然奋力活着。并且,在生物学的“活”的基础上,要产生“社会学”的活。不仅仅要活着,还要活得精彩、活得充实。当对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理解后,这样的话语会自然流出。而若理想无法实现,责任无从履行,活着,是否还有意义?屈原用《离骚》和随后的投江做了一种解答。
屈原是骄傲的。出身高贵,自我标榜: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家人重视,用心培育: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自我修行,潜心锻炼: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勤奋刻苦,只争朝夕: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如此家世,如此人才。骄傲亦可理解。自当于世间潇洒纵横,做出事业。故所思所想为何?“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要骑乘骐骥,为王者之先导。引领大楚富强昌盛、国泰民安。
心比天高!奈何,命比纸薄。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奔波劳苦,愿君王追步前贤圣王。奈何,“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君王不信我,却为谗言所困对我生嫌。纵然是“指九天以为正”指天立誓到底君王“羌中道而改路”中途易辙,改换他路。亦想就此离别,另谋他路。所谓“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也。但是“伤灵修之数化”总是担心您就此受伤,国家就此沉沦。再者,“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我已为并能继续为国家培育人才、制定善政,自然也希望看到树木成材、国家昌盛的一天(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剖心沥血,言真情切。此为屈原自我评价与自我期许。最后再次表明心意“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纵然我亡又何足道哉?关键是为那些美好的事物、这个美丽的国家被伤害而感到悲伤。须知“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除我之外,大家都是比着赛看谁贪婪、索求无度。只懂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原谅自己,嫉妒别人。不由得生出感慨: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自诩甚高!然而,评人甚低。
诗歌至此,其实已经将要表达的内容说完。后面的部分只是对前文的三个观点的不断重复。在此亦作简单整理:
第一观点:我屈原才华横溢且高规格要求自己,拥有着无可匹敌的能力和潜力。关心国家,并能够帮助国家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例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第二观点:正因为我太有才了,受到无数人的嫉妒诽谤。让我无法得到重用,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这对国家、对君王、对我自己都是不利的(例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第三观点:纵然君王对我不重视,纵然我要因此流亡,甚至因此而死。报国之心不改,正直之志不变,清白之体不污(例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正面言己志向,矢志不渝。自己品德,芳香高洁。反面言己已然见到天帝神仙,依然决定回归人间。拒绝别人的劝说告诫(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无谓他人的讽刺打击(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然而,痛苦的是“闺中既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我已远离,君王看不到我的好;我既远离,君王更看不到我的好。不由得更加感慨“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心有千千结,如何能安歇?
一咏三叹,一叹再咏。反复咏叹,反复追问。追问的结果却仍然是眼前之困境,“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郁闷无奈,失落彷徨,无所归处。
屈原的高呼是在思索:是否能够解释此刻我的困境?是否能够解脱我的困境?正如他写作《天问》一样。他总是在寻求一个答案,一个合理的答案。若不合理,总要追问下去。可是《天问》的追问没有答案,可以用一生的时间不断追问。《离骚》问题,已不合理,却无从追问下去:吾美甚,可治国;人嫉我,多谗言。灵修智,善辨识。何不黜愚升贤,拨云清雾,令余执政?不解,不能,不该,不是!
当理想无从实现,当责任不用承担,自我期许无比高的屈原无所适从。苦思无得,只得逃避。自我安慰曰:自我养德即可。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屈原曰:“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穿戴整齐,养护道德。周游天下。“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行走!奈何,见到四处,仍然挂心;见到天神,仍要回去。“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纵然已见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龙蛇辉煌的天界景象。
于是,屈原发现出走式的逃避是无效的,本来便不断产生的死的念头就愈发强大。初始或许只是表明心志的强调话语,最后却成了必然的选择。“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依彭咸于地下,九死无悔、流亡以死、体解心恒。当温情的改革逃避无效,那么激烈的革命逃避就自然登场。于是,在诗歌最后,屈原写道:“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道不行,毋宁死。
当所有的解释都失效,都所有的借口都用掉,当所有的追问都得不到答案,当离开也不再是灵丹妙药——死亡,或许才是真正的回答。问号,何解?回答,殉道!
或曰:屈原自以为是,以为天地间只他一个善人贤达,其他人都是混子流氓。死了活该,只不济也该算是自己想不开。何必同情?以利益论,确实如此。可屈原若是以利益论的人,便不会寻死。他的世界是纯粹的,他的观念的超越的。他没有学会政客的蝇营狗苟、狼狈为奸。他学会的只是淳朴的观点:修养自己,报效国家。他是个“笨人”,却也是个“纯人”。
海子,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不久就卧轨自杀了。不像张承志们发现文学道路堵死了,选择重开领域,别路再来。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居然疯疯癫癫骑驴游荡了。不像各路大臣,颐养天年,罢黜起复罢黜起复,上上下下来来去去。方孝孺,面对朱棣淫威,低吼“纵灭十族又如何”,最终牵连无数人与之同死。不像解缙等人前夜高呼报国以死,今日拒马投降。总要有些人为了理想不惜生命地站出来,总要有些笨人愿意为了至理殉道。
屈原是笨的,正如海子、王安石、方孝孺是笨的。他死于自己的纯粹,殁于自己的天真。而后人缅怀他的原因,除去超人的诗歌天赋之外,更多恐怕正是他的纯粹与天真。朴树在《平凡之路》中唱到:“我曾经问遍整个世界,从来没得到答案,我不过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啊。”问遍整个世界,没有答案。朴树选择了“平凡之路”,归于平凡。屈原也问遍了整个世界,没有答案。选择了“殉道之路”,归于殉道。
并非不愿生,只是无法生;正因为太想生,太想让更多人更好生,才不自觉选择了死。以“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独立姿态去死,不妥协于世俗,不放弃之原则。
向生而死,独立而亡。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间不得答案,屈原在何处继续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