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农历七月初三 天气晴
作息:昨晚23:00睡,今早4:50起床
学习:《易经》系列课程,乾卦(11)6乾 大人之学 文言曰(1)
小外孙出生第99天,听经典第99天(第15周第1天):
1. 《易经》解卦第四十、损卦第四十一、益卦第四十二;
2. 《老子》31-40章;
3. 《成语接龙》(下)第一节;
4. 《笠翁对韵》(上)七虞;
5. 歌曲《厚德载物》。
学经方法:247累积法
学经人员:外婆、妈妈跟读,宝宝听
我自己读经:
1.《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第六 法律(2)读2遍累积2遍。
锻炼:跪20分钟,蹲20分钟。
养生:7月23日开始开启为期14天的第二次159换食,复食的第八天。
早餐:7:30一包159;
中餐:12:00 生姜红枣小米粥+丝瓜+空心菜。
晚餐:18:00生姜红枣小米粥+煮花生 。
体重:第一天:50.4kg;第二天:50.4kg;第三天:50.1kg;第四天:50.1kg;第五天:50.1kg,第六天:50.4kg;第七天:50.4kg;第八天:50.4kg。
早课主持:蔡卫权 分享:谢海燕、吴英凤、刘玉芳、饶爱兰
谢海燕:读经不只是为了读而读,看待事情要学会放在时间、空间上来看,东方代表生机,南方代表光明,西方代表归宿,北方代表收获。
吴英凤:之前自己也是个很自卑的人,初中毕业就开始工作了,在现在的单位其他人都是军人,只有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一个小女孩,很自卑,同事总是教自己一些卑微的做法,但是自己一直都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工作,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的同时还帮做别人的事情,久而久之,领导觉得自己也是挺乐观的,就把自己记在心里。赖老师说坚持做一件事情一万个小时以上,自己在这个单位工作了17年,所以也可以说是成功的,自己也成为太阳了,只有在育心我们才会觉得自己是太阳,内心越来越强大。
刘玉芳:人的一生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乾卦的每一个爻都是阳爻,处处都要我们学会自强,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就要看你如何去战胜困难、面对困难。坚持学习是我们最大的一个考验,因为每个人都有懈怠、遇到不顺的时候,所以当你懂得了坚持、懂得了换位思考、懂得放正自己的位子,在人生的路上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早课学习心得:《大人之学》
如何培养大人?这个大人是不是要等到孩子长大了以后再去培养呢?在今天的课程中就告诉我们孩子在三岁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了,如果是一岁的孩子同样也可以开始培养,孩子一天天会长大的,如果不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这种大人的心胸和格局的话,等到孩子长大了再去改变就会变得很难了,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改变不了。
很庆幸自己走在了育心的这条路上,可以用大人的材料来培养下一代,就像我的小外孙,从胎教就开始用大人的材料来滋养,特别是《易经》这部中华文化的根,在古代是帝王将相之家才能学习的,那我们现在就要把我们的家庭定位为培养大人的基地,我们培养的就是大人和君子。所以,我们要更加用心的去学习,让自己先成为大人,从每天的早起学习开始。
曾国藩的家训中就有讲到三点:1、早起;2、读;3、让孩子从小做家务。
这三点我们在座的家人第一点和第二点都做到了,但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让孩子从小参与做家务呢?我们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是宠爱有加,往往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像我的家里是只有一个女儿,记得在我女儿小的时候就开始学做家务了,从幼儿园大班的暑假开始,要洗每天三餐的碗,从三年级的暑假开始每天买菜熟饭,学做各种家务。长大了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虽然这些是小事,我们把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好了,就成就了大事,圣人只不过如此而已。
《类族辨物说》(二)
很久没进频道学习了,今天学习的是赖老师《学说集》的“类族辨物说”(二)。
请新朋友根据客服的引导,先学习,没有完成足够的学习之前,慎勿提问。提问也是一种资源,请慎重珍惜在这里提问的机会。
育心经典,给大家指出了学习、成长的道路,学不学,是个人的智慧选择。所谓路在脚下,行在自己。有路,不愿意去走,我奈你何?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育心经典,需要的是一群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人,不愿意学习的,请自行退群。经常看到刚进来的新朋友,不听话,不去学习,随便提问,甚至故作高深。如果我们不是一路人,花这么多精力,跟这种人闹着玩,有必要吗?
(2013-05-12)
读这段话的时候就想到我的女婿,在我们女儿刚刚怀孕的时候,就请了育心的1+1大全套教材,然后就要求女婿每天读《演讲集》5-10页,还说要每天出题目,带着问题学习会更有收获,当时他们是笑着默认了。但是没过多久女婿就给我留言,说:每天都很忙,根本就抽不出时间来看书,睡眠的时间都不能保证,没有了身体,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意义。
当时看到留言非常的生气,想想自己的好心被当作了驴肝肺。后来自己冷静下来想想,在他还没有了解育心的时候,用育心家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也是不对等的,就是今天讲的这个类族辨物。在对方跟我们不是同类的时候,只能自己学习,自己做好自己。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听经典,是我们抱着宝宝小声读的乾卦第一和大易养正诗,第二天是用我的手机放给宝宝听的,所有的人都持反对意见,尤其是我的妹妹,极力的反感:急什么急,这么小给他听有什么意义?手机的辐射那么大,......
女儿和女婿很无奈,但没说什么,也许是不敢说吧。后来我就让女婿把播放器带到医院,女婿不敢不带,所以宝宝从第三天开始是用137的方法听经典的,第三周开始是237学习法。现在小外孙三个多月了,又增加了一个内容,用的是247学习法。女儿的婆家也慢慢认同了我的做法,因为我们家宝宝跟同龄的三个月大的孩子对比有很大的不同,专注力特别好。
所以,类族辨物就是要我们对不同类的人,慢慢的去影响他,从思想上去改变别人很难,只有用行动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