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魏老师的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扮演好教师的角色:
一、 寓爱于教,做快乐的园丁
在“爱与教育”的关系上,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魏老师的书中,我看到了他“寓爱于教”的思想之光,行动之火,并深受启发。
首先,树立“爱的情感”。魏老师为了教书,曾放弃招工进城的机会,留在农村;为了教书,曾在即将做厂领导的接班人的时候,仍一遍一遍的申请当老师;为了教书,即使政务繁忙,也坚持带班教课。不仅如此,为了教好书,他自学教育理论,看多家之言;为了教好书,他既教作文,又教做人;为了教好书,他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都是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学生的无私关爱。由此,反观我自身,我很幸运,一毕业就走上我心爱的教师岗位,我愿意如魏书生老师一样全心全意做好教师这一行,怀着一份饱满的爱和一颗热忱的心去对待工作,对待学生。我相信有了这份“爱的情感”作为基石,能够让我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次,实施“爱的行动”。我认为这“爱的行动”要从改变自己开始,文中有一句话使我印象十分深刻:“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总要面对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想想初心,多改变自己,少抱怨环境,才能方得始终。改变自己后,接着要在平日的相处中,观察中,调查中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因为只有做到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此外,面对课改持续深化的形势,另一重要的行动便是不断学习,明确学习目标,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会先进的教育技术,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再者,讲究“爱的艺术”。读完“教师修炼篇”后,我发觉魏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体现在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关心,也体现在对学生心灵和精神层面的影响。他讲究“爱的艺术”,不仅只关注学生的今天,也关注学生的明天,甚至一生。仔细回味,我将魏老师“爱的艺术”归纳为三点。一是善于熏陶,在课文内容中通过巧用作者传记,体会情感语气有共鸣的感染熏陶;在课外阅读中通过区分年龄特征、性别差异有针对性的感染熏陶;在课余时间通过让学生轮流摘抄并评比格言警句来感染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心灵。二是善于互助,每个班都有几名后进生,与任课老师形成互助组,老师教会学生超越自我、管理自我、学会学习,学生帮助老师提高教育教学技能,这样不仅密切了师生的感情,也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三是善于发现长处,每个人都有长处,而且都不止一条长处,问题在于我们缺乏发现长处的能力,在犯错误的学生面前,我们不要一味的批评、指责,而是要找到他错误的对立面——长处,因为只有根植于长处的土壤上,才能帮助他找到克服错误的信心。
我相信建立了“爱的情感”,实施了“爱的行动”,讲究了“爱的艺术”,尽情挥洒对教育、学生的爱时,学生也会更爱你,成为一名收获各类人才,收获真挚情感的快乐园丁。
二、 授之以渔,做智慧的引路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的确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之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在学习之路上,教师做好学生引路人,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养成终身独立学习能力。
在品读魏老师“教学方法篇”时,他“授之以渔”的教学智慧,让我叹服。例如,他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来掌握系统的语文知识,不仅有利于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又例如,他通过召开语文学习方法交流会,来分享先进同学的学习经验,自己的自学体会。再例如,他与学生一起归纳学习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高能,训练学生的高效,一个一个鲜活的教学实例,都可以看出在课堂上他给了学生最大的尊重,最充分的包容,他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
三、 建设班级文化,做轻松的管理者
“班级管理篇”第七章的大标题是“轻轻松松管班级”,结合我之前的实习经历,仿佛孩子们的打闹声,告状声还此起彼伏的在我耳边回响,让我对此观点心生好奇与兴奋,想要赶紧为我所用。阅读完十节内容后,我的脑海里蹦出了四个字——“班级文化”。魏老师之所以能够轻轻松松,游刃有余的管理班级,在于他在班级里建设了周到细致、良苦用心的班级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能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级学生的行为。慢慢地 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老师才能感受到班级管理的轻松。
梳理魏老师班级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的经验,为我今后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思路:
1、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首先组建班委时要精挑细选,选择有组织能力,心地善良,胸怀开阔,头脑聪明,思维敏捷的同学担任班干部。其次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促进班级管理民主化。
2、创建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活动。一个具有特色的班集体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无声的教科书。魏老师在每位学生一入学,便要求同学们坚持写日记,坚持道德长跑。通过日记,记住自己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在写日记的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学会与人相处,懂得感恩父母,为班级出谋划策,认识自我,给班级提供向真、向善、向美的凝聚力。
读完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对于教育这门功课来说,我目前所拥有的不过弱水三千中的一瓢饮。教育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