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以后,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
这些作业的,都会给父母带来一些烦恼和困惑,孩子有时候表现出来不会写,或者不知道怎么写。
如果出现这种状况,我们作为父母的该不该帮助孩子写作业,或者如何教会孩子写作业呢,今天来聊一下方法。
孩子在一到三年级,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完成独立写作业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前期,我们要给他一些正确的方法,切忌批评、指责、说教。
我们都知道,孩子一般分为外向和内向性格两种。外向的孩子敢于提问、发问,是主动型的,内向的孩子善于思考,不愿求助外界的帮助,容易自责。
如果是一个外向的孩子,我们场景再现一下。
孩子一道题不会做,跑过来问妈妈这道题不会做,我们父母一般有三种反应。
第一种父母反应:多读几遍就会了,如果不会把题目抄几遍,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么点事就来问,以后问题还很多,你可怎么办。
这种父母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觉得不同情打理,不尽人情,所以孩子久了也不会跟父母沟通,说了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说教。
第二种父母的反应:怎么不会,这么简单的题,不是以前教过类似的题吗?怎么就这么笨啊?一边唠叨指责,一边又给孩子教。
这种用讽刺、打击、发泄情绪的教育方法,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比较大,觉得自己很笨或者不聪明。只要寻求帮助,就会受到父母的伤害。
第三种家长,是炫耀型的家长:这么简单的都不会,问我就对了,你老爸可是当年的学霸,来来来我教你,然后分1234567,教完了,问他会了吧。
这种炫耀型的家长,给孩子造成:我不如别人强,我没有别人优秀,自我评价、自我价值感都比较低。
那如何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呢?
孩子说:爸爸这道题我们会做。我们很热情的说一句:拿过来让我看一下。
这样做回应了孩子的请求,让孩子知道爸妈是关注他的事,不是冷漠或者忽视。然后说拿过来让我看一下,表明主次关系,孩子是有求于家长的。
让孩子知道走过去请教别人,态度会比较谦虚诚恳,以后孩子也会懂得感恩,在外面做事或者寻求帮助的时候,也会用这种谦虚的态度,这就是主次分明教会孩子的一个行为和习惯,而不是我们主动的跑过去。
既然孩子积极主动的求学、问问题,我们保持微笑,并且眼睛有神,不要生气,不要吹胡子瞪眼,这样都会给孩子造成一些压力感。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四句话引导孩子。
第一句话:哦,就这道题,还有你不会做的题吗?
言外之意是肯定孩子,给孩子信心。
第二句话:哦,那爸爸看一下表示,很认真,若有所思的看10秒以上。
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是认真对待这件事情的,能教会孩子一种对待事情的态度。
第三句话:我们从表情上表现出来有一点委屈,爸爸妈妈也不会做,可能当时我上课也没有认真听讲。
适当的示弱,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也有不懂,不会的时候。同样教会孩子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
第四句话比较重点:孩子,你做出题了,千万不要忘了教爸爸一遍,一定要教我一下。
这样让孩子引发思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再次给孩子一种成就感,觉得他可以,肯定孩子。
这个时候孩子一般思考一段时间,肯定会做出来的,如果真的思考了半天还是做不出来,还会寻求我们的帮助,跑过来说:爸爸我想了半天,我解决了半天,还是没有解决。
这个时候父母的态度和话语对孩子很重要,我们要做孩子坚强的后盾。如果实在想不起怎么做,咱们一起想办法,应该能做出来。
我们家长再若有所思的想半天,跟孩子简单的提示,或者先写一步给孩子起个头,让他思考,或者“站在我们的肩膀上思考”。
孩子会顺着我们的提示,他会很快的做下去的,当孩子把这个题目突破做完以后,我们要积极肯定孩子,觉得孩子比我们强。
我们一定要示弱:爸爸就想到了这一步,没想到你把接下来几步都做完了,告诉爸爸你是怎么想到的,是怎么解决的。
再次引发孩子思考,并且让孩子讲出来,让孩子的知识留存率提高,因为一个会讲题的孩子,比一个会做题的孩子要懂得多,知识的留存率的时间要长一些。
这样一来,也给孩子一个正向的反馈,让他有愉悦感和成就感。更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教会孩子,永远办法总比困难多,不逃避,不畏惧。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适当的留一些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求知、去上学,这样他更加有主动性。
教会孩子提问、发问,比单纯的做题要强的多。
那么对于内向的孩子,我们怎么引导呢?内向的孩子往往独立思考,不愿意求助外界的帮忙,甚至不愿意表露自己。
往往表现出,我们不问他,孩子是不会说的。
一般家长错误的说法:你怎么回事?是不是又不会做?是不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跟你说话了,哑巴了吗?没有一点时间观念吗?还想不想睡觉了,看看现在都几点了,明天还想不想起得来上学了,再看看谁家的孩子,他们早就做完了,你真磨叽。太让爸爸妈妈失望了。
这种负面的词汇和负面的说教,不会解决任何问题,会给孩子莫名的带来焦虑,无助感。
让孩子的性格更加的内向,更加的不愿意交流,孩子以后有问题也会憋在心里,不想让爸爸妈妈看出来,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因为一旦看出来,会不停的指责说教,反而对他又是一种伤害。
包括孩子吃饭慢,早上起床慢,都是被家长无休止的催唠叨,因为越催越唠叨,孩子反而会越慢。
我们同样可以分四步解决问题。
第一句话:你以前这个点早,就做出来了。
永远肯定和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第二句话:今天晚上时间有点长哦。
说事实,指出问题,不做评价,不下定论,不贴标签。
第三句话:是哪里不舒服?还是题目太难了。
先关心人,再关心事,建立足够的安全感。
第四句话:要不要妈妈协助一下。
引导孩子说话,说出自己的需求,说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孩子不愿表达,我们可以继续通过跟孩子共情的方式,想想孩子此刻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我们再继续猜测,直到孩子说话为止。
以上的就是关于孩子,不会写作业的一些正确引导方法,教育的步骤,我们通过沟通交流,给孩子增加自信心。
我们始终相信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愿意改变的父母;所有孩子的未来,都是父母相信和预言的结果。
相信孩子,孩子才能做到;而不是孩子做到以后,我们再去相信孩子。
只有努力坚持了,我们才能看到希望,而不是我们看到了希望,再去坚持和努力。
不要把成功的顺序颠倒了。
教育孩子,我们不要为过去而后悔,不要为未来而焦虑。
更不应该为自己的无知而买单,始终相信,给孩子信心、耐心、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