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习写作之前,先要了解好文章的标准,《学会写作》这本书对好文章的判断提炼出5条标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1.提供新知,创造价值
写作不是自嗨,而是为了创造价值。想要创造价值,你得提供新知。阅读是读者的自我完善,他需要从你的文字中汲取他身上本来没有的东西。新知的“知”代表知识、认知,但新知也不局限于新知识、新认知,它也可以是新方法、新资料、新故事、新视角等。
2.信息量大且密度高
判断文章好坏最重要的是信息量和信息密度。我们要用信息量保证文章的价值总量,用信息密度保证文章提供价值的效率。
3.逻辑性强,论证精彩
人偏爱有序,讨厌无序,有序就是有逻辑,无序就是混乱。
文章不注重逻辑,在谋篇布局和语言组织方面随意,读者读的时候会感到一头雾水,心里想:这个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写文章时,提出一个观点并不难,写一个案例故事也不难,难的是将两者匹配起来,而高手能把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这其实就是看你的论证是否精彩。提出一个好观点,却没有好的案例去论证,会让好观点立不住脚。
4.容易理解,不能高冷
千万级大号“十点读书”的创始人林少在谈“什么是优质内容”时,有一段这样的描述:它不能高冷,不能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它不能低俗,不能只迎合人们的欲望。
如果从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就大众阅读来说,好的内容是那些社会中大多数人踮起脚尖恰好够得着的内容,它不会对大多数人的智力和学识构成严峻的挑战,同时又能让大多数人感受到阅读比自己水平高一点点的内容。
5.真诚沟通,不端不装
写作是一种表达,但最有效的表达往往在于沟通的姿态。
作者需要一种服务的姿态,而非说教的姿态,你要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真诚,不能端着,更不能装,否则读者不会喜欢你。创作者不能俯视读者,不能谄媚读者,应该真诚地与读者说话。
好文章要提供新知,创造价值;信息量大且密度大;逻辑性强,论证精彩;容易理解,不能高冷;最后是永远有效的两个字——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