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比较 2022-02-11

焦点解决网络初级17中级19讲师12期 坚持分享第915天  20220211周五 本周约练0次  总258次  读书打卡第480+118天  讲师微课练习第257天

从小时候起,父母和老师就喜欢拿我们与其他小孩子比。

“你看某某的学习成绩多好啊,你再看看你。”

“我同事的女儿这次数学考了满分,为什么你只考了85分?”

“人家小孩不但学习好,体育成绩也优秀,你怎么学也学不好,体育也这么差,连个800米都跑不下来?”

我们就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比较中长大,并最终养成了“凡事都与别人比”的习惯——不仅拿自己与同学比,还拿自己与同事、邻居或亲戚们比,而比较的范围则从小时候的考试成绩扩大到了人生的方方面面。

最终,工作、工资、职位、房子、车子、伴侣、孩子……都成为了比较的对象。

就这样,我们让自己的一生都陷入了“与别人不断比较”的游戏中。

在这个游戏中,没有赢家,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有比你更年轻、比你更漂亮、比你更有才华、比你更富有的人。

同时,因为这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赢的游戏,所以如果你的关注点总在那里,痛苦、失落、烦恼、纠结就是如影随形。

如果说,比较是我们每个人都必然会做的事,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一种本能,那么我们依然还有选择 - 那就是跟自己比。

这种比较,比的不是财富和地位的提高,而是自我的成长。

在这一点上,北京冬奥会“顶流”大跳台冠军谷爱凌堪称典范。

赛后采访时,谷爱凌说:

“上场前,妈妈还在电话里建议我选择更稳妥一点的动作。

但直到上场前最后5分钟,我才决定挑战1620。这个动作,其实从来没做过,从来没挑战过。

我一直说,我不是为了来这里打败其他运动员。我是想打破自己的界限,做一些之前没有想到是可能的事情。我想滑到自己的最好。所以我觉得不论落不落,我都是赢了。这是我人生中最高兴的一天,但就算没有成功落地,我也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最好。

要当最好的,不是要把别人压下去,而是要当自己能当的那个最好的。”

是的,只有去跟自己比,你才可能超越自己的极限,突破自己的边界,否则你可能只是打败了对手,却失去了超越自己、突破自己的机会。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与自己比较,而不是与别人比较呢?

具体方法是:要对以前的思维模式做出调整。

比如:以前你说“她比我聪明太多,我这辈子大概都要一事无成了”,现在你可以把这句话转化成:“经过不懈努力,我比两年前的自己更有智慧了,以后我要坚持每天读书半小时。”

可见,无论对工作,还是对生活,要以“自我成长为尺度”去衡量自己,而不是以“别人为尺度”来衡量自己。

当你有了这种与自我比较的心态后,你就会把他人的成就当做灵感的源泉、成功的楷模,为自己的成功寻找宝贵的信息,而不是当做羡慕嫉妒恨的对象,从而陷入在痛苦中,却没获得任何真实的成长。

  摘选自 公众号“艾菲的理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