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确辨认关键词或短语的确切含义是决定你是否同意别人观点的必要步骤。
我们使用的语言及其复杂,如果每个词语都只有一种潜在的含义,而且大家都认同这个含义,那么迅速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大多数词语都有不止一种含义。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去寻找那些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否则你就会抓不住要领。
2.歧义是指一个词或词组可能存在多重含义的现象。
一个词或词组越抽象,人们越有可能对其作出多重阶段。“抽象”是指代的对象离特定的、具体的事例越来越远,它的意义也就变得越来越抽象。
通过“反串”可以找出潜在的歧义短语。问一下自己,如果你采取与作者相反的立场,你会不会选择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某些词或短语?如果是这样,你就找到了一出可能存在的歧义。判定你是否找到了一处重要的歧义,最好的检测方法就是讲这个词的不同含义替换到推理论证的结构中,看看改变这个词的意思是否会对理由支撑结论的效度产生重大影响。
我们可以试着在脑海里想象一下这些短语所代表的现实画面。如果想象不出来,说明这些短语的意思就不明确。
3.在关键词很少,或者很少给关键词下定义的文章中,很难明确作者的意思,这时候需要结合上下文来了解作者的真正含义。
4.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会让你的思维短路。
术语和词组既有外延意义又有内涵意义。外延意义是指使用一个词的约定俗成的外在描述性的指称对象,也就是我们本章目前为止反复强调的这类意义。内涵意义是指我们对术语或词组所附加的情感上的联想意义。那些激发强烈情感反应的术语被称为附加感情色彩的术语。它们感动我们的能力大大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描述性含义。任何一个想利用语言来激发我们情感共鸣的人都会利用这些可能藏在我们心中的感情。他们既可以使用激发我们心中对某些想法的正面情绪反应的语言,也可以使用抑制我们心中负面情绪反应的语言来达到目的。
一定要对术语引发你怎样的情感保持高度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