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我从小对赚钱的故事都非常感兴趣。小时候很喜欢看CCTV7的《致富经》,还有《特别文摘》这本杂志中的经商故事。后来也很喜欢看和财经、投资相关的书籍。大学时看了《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当时我觉得这是一本颠覆我认知的书,算是我真正的财商启蒙书籍。
大学时,阴差阳错的选修了一门证券交易课程,我只知道这个课程会和股票相关,其他一无所知。当时这门选修课还挺难抢,感觉自己运气很好。在课上了解了一些股市基本知识。然而课程结束我都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卖股票(直到我工作后才开了券商账户)。
不知是老天不想让我在不合适的阶段承担不该有的风险呢,还是我本身就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所以没有进入交易市场。因为没有注册券商账户,不能交易。这让我少了很多损失。
工作后,有一位同事炒股,我终于知道如何开户了(明明很多东西都可以百度的,但或许我觉得网上的不靠谱,只敢相信身边的人)。
当然在那之前我也知道两位炒股很经验的朋友,但这两位朋友都劝我不要炒股。当时并不能理解,现在能理解但依然不能改变我当初的决定。
初入股市,小赚了几百上千块的我,就让我很有斗志,毕竟那时候没有什么钱。但我不知道如果我一入场就亏了会不会就此离开呢。刚进入交易市场就小赚或许与大行情比较好有一定关系,等进入市场半年左右的时候,感觉市场行情慢慢就不太好了,自己账户亏损也比较厉害。
18年7月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辞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就没有了抗风险能力,钱再继续放在股市就很没有安全感,万一自己急需钱怎么办呢。所以在那个时候自己撤退了。回过头去,发现自己离场的时候其实是最好的入场时机,曾经清掉的股票后来再看的时候都涨了很多。真是印证了“当你需要用钱时,你手中的标的或市场总是下跌的”不成文的规律。
在自己清仓时,想起了巴菲特的话“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虽然无比认同这样的投资理念,但还是经不起生活与意外的考验。
我是莽莽撞撞的进入了交易市场,经过一番折腾,最终发现长期来看并没有赚什么钱。如果从资金的时间价值上考虑或许是亏损的。在折腾的这期间,自己只关注标的,但并不知如何判断标的好坏,也不曾认真学习投资的任何相关课程。
其实在自己进入A股时,也知道了美股、数字领域,但都是因为门槛太高,不知如何交易才失去了机会,也因此避免了很多损失。一晃四年过去了,数字领域又进入牛市。我是今年才进入这个领域,才开始去了解了这个市场,当然学得还不够认真。所以仓位不大,赚钱不多,还是因为自己认知不够。耐心等待下一个机会吧。
前几天看《韭菜的自我修养》,知道很多人就是因为在牛市尾巴进入交易市场才亏损的。我是因为不知如何买卖才没能进入市场,避免了暴跌。想来真是幸运。同时这一两年认识了非常多有能力有结果的人,让自己知道了一些学习的方向也是非常的幸运。
到最后还是发现自己书读得太少,自己很多经历与感受在别人的书里都有讲到。好好看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