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在一步步走向终点。谁也无法确定自己的终点在哪里?也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到达终点?
我的妈妈脑梗瘫痪在床两年多,最近水都喝不下了。医生说医术已无力回天,不如让你妈在熟悉的环境里,在亲情的包围中,没有痛苦地走完人生最后之路。
妈妈回家了,爸爸二十四小时呆在她身边,醒着的时候他们两人的手握在一起,说着悄悄话。我不想打扰他们,找了一本记录临终老人的书,坐在房间外面读。
《相约星期二》是美国著名记者米奇阿尔博姆写就的畅销书,书中记录了他的大学教授莫里施瓦茨患了惭冻症,从开始走路摔跤、到拄着拐杖去上课,坐上轮椅,生活不能自理,到彻底冻在床上。他在清醒的情况下,体验身体一点点失去知觉,亲朋好友陪着他一起面对。
教授是一位社会学家,他邀请自己的学生米奇每星期二来他家,他把临终前的所有体验讲给他听,作为给他上的最后一课。米奇作为教授的得意门生,不忍拒绝他的请求,于是每个星期二,从自己生活的城市飞行七百多公里,赶到教授的家里上课。
米奇开始时只是想满足一下教授最后的心愿,答应每个星期二来看他。随着和教授的深入交谈,他惊奇地发现,莫里教授正在用智慧改变着他的人生,让他教益良多。于是他把十四个星期的听课笔记,整理成册交给出版社。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连续四十四周名列美国畅销书排行榜。
余秋雨教授的推荐过这本书,他说:“我们希望有个人生导师,能够指导我们解决人生中的一切难题,揭示人生的真谛。谁有这样的资格呢?一个临终的老人,又具有超强表达能力的老人,莫里教授正是这样一位老人。”
死亡是一种强大的催化剂,它会令互不相识的人彼此报以同情和体谅。我在病房陪夜,邻床的癌症患者挣扎着坐起来,想下床自己上厕所,他的陪床睡得正香。妈妈示意我起来扶一把,以免他摔跤。别人疼得叫唤把她吵醒了,她会示意我帮着喊值班医生。
死亡可怕吗?教授说,只有当你觉得它可怕时,它才可怕。如果和那些丧失神知的植物人相比,我还能说话能吃饭,就觉得还有幸运的一面,可以微笑地和每个人说再见。妈妈一直没有丧失对生的希望,她说,幸好只是脑梗,比患癌症晚期需打杜冷丁的人好多了。
我意识到,曾经嘲笑的阿Q精神,恰是病人解脱自己的最好疗法,看到比自己更重的病人,更惨的病状,妈妈会从自哀自怜的情绪中挣脱出来,觉得自己还有幸运的一面,从而表现出乐观一些。
人在健康的时候关注的是一些自私的事情,诸如事业、家庭、赚钱、买房、买车等琐事,当死亡降临时关心什么?教授说,只关注爱,爱的感情维持着我的生命。
书中主要谈论了人生现实中遇到的关于死亡、恐惧、衰老、婚姻、家庭、社会、原谅、有意义的人生等问题,米奇在教授的床前听课,认真做笔记,认真地思考,直到参加教授的葬礼。
“一旦学会了去死,也就学会了去活。”陪着妈妈走向人生终点,才真正感受到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付出和接受爱。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衰老和病痛是自然现象,接受自己的好和坏,乐于接受自然给予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