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关西老街的巧遇,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听到关西,人们普遍想到日本的关西,或者脑中亮出了充满洋菓子风味的斑斓小店;台湾的新竹也有一个以仙草闻名的客家小镇,巧合的是,它也点缀着日式风格,近年在充满艺术色彩的老街旧瓦中绽放五彩光芒。
相遇总是惊喜。
在新竹寻找住处时,随意在民宿网上找到了风格特殊的砖瓦建筑<石店子六九有机书店>,看名字也相当特别,便愉快的上路。
踏入新竹关西中正路,开始感受小镇的故事和人文是如此不同;这是一条百年老街,街道的开端是日据时期兴建的关西分驻所,两旁是整排百年的赤色砖瓦老房,有著漂亮的拱形门廊,彷彿走入时光隧道。
这儿是全台湾最短的中正路,从街头到巷尾只需步行十多分钟,却让旅人流连忘返。
早年的中正路是关西最热闹的街巷,聚集竹编、打铁、中药铺及养蜂人家,后来因改道关系逐渐没落。四年多前,有艺术家发现它的动人之处,开始驻点并进行各种文艺活动,让原本已经颓衰的老街开始有了生命力。
老街走着走着,便到石店子书坊。它是一个木制老屋改造的独立书店,也是一间有机书店,意思是书不是拿来买卖,而是希望用交换的方式让人们能够爱上阅读。说到这裡,又是一个有趣且富有意义的因缘。
书店主人卢先生经过关西便爱上此地,接下老屋。经过整理,保留红砖瓦、阁楼等旧味特徵,再利用回收木头钉製书柜、搬进二手书。他希望透过交换书籍,让不同的阅读者与书店发生新的关系;他认为人的旅行、书的旅行富饶趣味的。
书店内大部分二手书来自各地人们的捐赠,种类五花八门,在游客来访时进行交换,产生「关系的流动」;而「有机」则代表一个种子的持续发芽,当你带走一本书,也留下了自己以往的故事和与书本的共鸣,留下的书也持续地影响著下一个阅读者。主人希望以推广阅读的方式,传递阅读的内在精神,建构人文交流的对话;这样非营利为主的二手书店,却吸引更多人们的捐书和捐款。
若如果忘记带书来换,投个台币20元支持书店,下回再把想分享的书本带来即可!
此外,这裡不时举办展览、音乐表演,电影欣赏、推广手作课程,也成为小小关西人下课后的好去处。因此书店裡提供大量的桌椅,还有能咨意涂鸦的粉笔及地板、牆壁,让旅人能够优閒的看书听音乐,或是与在地人们进行交流。藉由阅读、艺文活动,本地人、外地人都走了进来,人流动起来,老街的灵魂也跟著舞动。
阁楼铺上了白色垫子和蚊帐,便摇身一变为怀旧的通铺,吸引著各地背包客下榻。书店充满书香,木头香,还有淡淡的蚊香;房屋的中段因为挑高,加上阳光的洒落,让整个屋子好像活过来一般。
我与书店的管家交谈,她也是在多年前偶遇关西,便深深爱上了这裡。曾有英国的背包客一住就是一个月,每天在关西附近的稻田摄影、写作,呼吸著慢生活滋味,证明了小镇的迷人之处,跨越了种族和语言的藩篱。
书店裡常有熟门熟路的邻居孩子跑来串门儿,当起小小管家,与游客一唱一答。孩子们兴高彩烈地介绍起石店子近期的活动,一边在牆上彩绘著粉笔,十分逗趣。
阅读成为他们的兴趣,分享家乡的故事也是极其自然的事,我看到了一间书坊不只是陈列书籍,它完成了文化的传承和乡土教育的意义。
现在的关西老街,除了有书店,也有雕塑工坊、推广客家音乐的无菜单餐厅、展览场以及设计工作室,才华洋溢的艺术家们纷纷进驻,使得老屋们成为独树一格的文创园区。
离开了老街,紧接而来的是绿意盎然的稻田,翻页成为另一片怡人风景。
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关西,老街只是一部分,还有美食、老教堂、客家书院、原住民文化等著旅人的探索。
来安排一场慢活的轻旅行吧。拿本书感受老屋的氛围,细细品味它百年来的故事。
新竹关西旅游小贴士
搭乘火车:
由新竹火车站后,接新竹客运(往中坜、关西),车程约一小时,于关西站下车。
搭乘高铁:
由新竹站下车,可搭乘新竹客运接驳至竹北口,再由竹北口转搭往关西方向之新竹客运。
石店子69有机书店
地址:306新竹县关西镇中正路69号
网址: https://www.facebook.com/kuanhsibookstore/
编辑: Anne, 用旅人的双眼记录台湾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