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看到一朋友为准备公开课,备课备了一宿,凌晨四点还没睡觉。想到自己最近这五次出课的经历,对备课经验教训一个总结,希望对出公开课或比赛课的老师有所帮助。
第一次外出讲课,是参加市教学展示活动,展示结束评出一二三等奖来,当时得的是二等奖。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很紧张,苦思冥想怎么做呢,忙得把每一个知识要点都扒拉出来,糅合到一课时里。又请来心中的教学高手化吉同志来指点。讲的《黄河》,得到的评价是:没亮点,不出彩;知识太多太杂,没重点。整个教学思路被全盘否定,我们又一起重新设计。
设计步骤:1.梳理这节课包括哪几大块知识,里面都包含哪些细节;
2.筛选,哪些知识是重点非提不可,哪些地方是难点要设计活动突破,哪些知识是基础又简单让学生自学,哪些地方不重要直接略过。
3.串点成线,发现这些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把知识以清晰明了而且尽量新颖的思路串联在一起。
4.设计导入,当时设计的是与时事结合的导入,没经验,现在感觉导入平平,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5.板书设计用的标题加简单板图,很有必要。
第二次是参加学校的讲课比赛,准备过程也很认真。讲的是《世界的语言和宗教》,得的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设计步骤:1.梳理有哪些版块哪些知识;
2.哪些知识让学生自学回答,哪些知识让学生上台展示,哪些地方设计合作探究题。
3.用一个故事串联从导入到测评整个课堂。
4.细化问题,化难为易,逐层提升。
自我反思,那节课亮点一是导入和串联课堂的故事,一直吸引着学生,他们注意力一直都在;二是问题设计简单,跨度小,没有假问题,学生容易掌握,参与课堂积极性高。
如果最后能用一道情景题把知识糅合在一起就更好了!
第三次大课是参加省级一师一优课活动,时间很仓促。
那一次耗时最长的是教学思路的设计,先是说课比赛,准备过程和前两次截然不同,因为要先说课选出前几名参加讲课,说课环节不太注重各个小知识点的处理,关注的是大环节的表达。
说课阶段我做的比较好的地方:
1.导入(拿着水杯,轻轻说:给我一杯水,可以慰风尘。请问,水是资源吗?)
2.环节的过度也是用水杯做的道具(如果只早晨供水,怎么办?)(如果我没水了,你那里还有很多人,我们会怎样?)
3.活动设计:自学展示,小组竞答,宣传语设计等。
4.水字形板书设计也让评委眼前一亮。
所以那次说课得了校第一,区第一。
那是一次没有试讲,直接录课的特殊经历,讲课时一关注课堂氛围,二关注时间使用,重在临场发挥,激情演绎。还算成功,在省里得了二等奖。
后面的课不再赘述,如果再让我出课,我会怎么做呢?
1.先设计导入,用一句话或很少有人听到过的相关的事情导入,高的印象分入手;
2.根据课程标准确定主要学习内容,将各大框顺畅自然地连接在一起,保证课堂听课老师和同学听得舒服。知道学的什么。
3.填充细节,主要是小知识点,寻找重点和难点处理办法,加入合适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课内检测的题目;
4.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形式多样些学生和评委都有种新鲜感,兴奋度会比较高;
5.进行板书和板图设计,能画简图尽量画简图,实在不会画就用特别的板书代替。
这样备课耗时较短,而且容易出彩。当然,各人风格不一样,备课方式会有差异,希望每位老师都能从课堂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