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研究法(1922)》读书摘要/游宗骁

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而后者也正是当今学术界,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 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

我国传统史学有重视“考信”的传统。至清代朴学盛行,学者对于如休搜集材料、考订歧误、辨别真伪这套学问尤其致力,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资料。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辟了专章论述史料的盾集和鉴别,就是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运用近代学术眼光加以总结和发展。因此他申明:论述搜集和考证史料,目的是达到 “求真”,而“求真”乃是传统学术“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方法发展辐来。求得史实的准确是史学发展的前提,否则,“其思想将为枉用,其批评将为虚发”,这就是注重史料如何搜集与鉴别的意义所在。

               ——豆瓣推荐语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引言

·新史之作,可谓我学界今日最迫切之要求也已。

·近今史学之进步有两特征:

客观的资料之整理

畴昔不认为史迹者,今则认之;畴昔认为史迹者,今或不认。举从前弃置散佚之迹,钩稽而比观之;其夙所因袭者,则重加鉴别,以估定其价值。如此则史学立于“真”的基础之上,而推论之功,乃不至枉施也。

主观的观念之革新

以史为人类活态之再现,而非其僵迹之展览;为全社会之业影,而非一人一家之谱录。

·学者任研治其一部分,皆可以名家,而其所贡献于世界者皆可以极大。启超不自揆,蓄志此业,逾二十年,所积丛残之稿,亦既盈尺。顾不敢自信,迁延不以问诸世......吾发心殚三四年之力,用此方法以创造一新史。

·吾之此书,非敢有以与人也,将以取诸人而已。愿读者鉴兹微尚,痛予别裁,或纠其大端之谬,或绳其小节之疏,或著论箴驳,或通函诲责。

第一章 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1. 史何者?记叙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中国史:专述中国先民之活动,供现代中国国民之资鉴者。

·活动之体相

-活动之产品——过去相

-活动之情态——现在相

-凡史迹皆人类过去活动之僵迹也,史家能事乃在将僵迹变为活化——因其结果以推得其情态,使过去时代之现在相再现于今日也。

·人类社会之赓续活动

-史也者,人类全体或其大多数之共业所构成,故其性质非单独的,而社会的也。

-个人之生命极短,人类社会之生命极长,社会常为螺旋形的向上发展,隐然若悬一目的以为指归。

-史也者,则所以叙累代人相续作业之情状者也。率此以谈,则凡人类活动在空际含孤立性,在时际含偶现性断灭性者,皆非史的范围;其在空际有周遍性,在时际有连续性者,乃史的范围也。

·活动之总成绩与其因果关系

-算总帐:非一个人一事业成功失败之谓,实乃簿录全社会之作业而计其总和。

-夫成绩者,今所现之果也,然必有昔之成绩以为之因;而今之成绩又自为因,以孕产将来之果;因果相续,如环无端,必寻出其因果关系,然后活动之继续性,可得而悬解也。然因果关系,至复赜而难理,一果或出数因,一因或产数果,或潜伏而易代乃显,或反动而别证始明,故史家以为难焉。

·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

-今日所需之史,则“国民资治通鉴”“人类资治通鉴”而已。

-史家目的,在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而因以增加生活之兴味,睹遗产之丰厚,则欢喜而自壮;念先民辛勤未竟之业,则矍然思所以继志述事而不敢自暇逸;观其失败之迹与夫恶因恶果之递嬗,则知耻知惧;察吾遗传性之缺憾而思所以匡矫之也。夫如此,然后能将历史纳入现在生活界,使生密切之联锁;夫如此,则史之目的,乃为社会一般人而作,非为某权力阶级或某智识阶级而作,昭昭然也。

2. 中国史的重要项目——略举纲领

·中华民族:原住民?移住民?

·中华民族的民族混合情况:几许民族?混合醇化之迹何如?

·中华民族的历史活动:最初;发展;时代;最近

·外来蛮族(匈奴、突厥):斗争历史;双向文化影响

·世界其他文化民族(印度、欧洲):接触交通;双向文化影响

·政治组织:分治合治交迭推移——统治异民族与被统治于异民族

·阶级制度:贵族-平民-奴隶(历史;影响)

·国内团体:家族团体-地方团体-宗教团体-职业团体

·民治主义基础

·法律

·经济基件

·农工商业

·经济制度:货币、所有权、救济政策、经济状况

·人口增殖:经济影响?

·中外交通

·中国语言文字:特质;变迁;文化影响

·民族根本思想:各时代思潮蜕变的历史

·宗教信仰:情状;变迁

·文化:继承与传播;教育方式;变迁

·哲学、文化、美术、音乐、工艺、科学:时代进展;变迁

·各时代受外国文化的影响——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3. 举要言之,则中国史之主的如下:

第一,说明中国民族成立发展之迹,而推求其所以能保存盛大之故,且察其有无衰败之征。

第二,说明历史上曾活动于中国境内者几何族,我族与他族调和冲突之迹何如?其所产结果何如?

第三,说明中国民族所产文化,以何为基本,其与世界他部分文化相互之影响何如?

第四,说明中国民族在人类全体上之位置及其特性,与其将来对于人类所应负之责任。


第二章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1. 人类所以优胜于其他生物者,以其富于记忆力与模仿性,常能贮藏其先世所遗传之智识与情感,成为一种“业力”,以作自己生活基础。

2. 最初之史乌乎起?

-当人类之渐进而形成一族属或一部落也,其族部之长老,每当游猎斗战之隙暇,或值佳辰令节,辄聚其子姓,三三五五,围炉藉草,纵谈己身或其先代所经之恐怖,所演之武勇……所谓“十口相传为古”也。史迹之起原,罔不由是。

-最初之史的体裁——据吾侪所臆推,盖以诗歌。

-《诗经·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此等史诗,所述之事既饶兴趣,文章复极优美。一般人民咸爱而诵之,则相与讴思其先烈而笃念其邦家,而所谓“民族心”者,遂于兹播殖焉。史之最大作用,盖已见端矣。

3. 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

-史官建置之早与职责之崇——中国则起原确甚古,其在邃古,如黄帝之史仓颉、沮诵等,虽不必深信,然最迟至殷时必已有史官,则吾侪从现存金文甲文诸遗迹中可以证明。

-周代史职已有分科,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名目。不惟王朝有史官,乃至诸侯之国及卿大夫之家,莫不皆有。

-古代史官实为一社会之最高学府,其职不徒在作史而已,乃兼为王侯公卿之高等顾问,每遇疑难,咨以决焉。

-盖人类本有恋旧之通性,而中国人尤甚;故设专司以记录旧闻,认为国家重要政务之一。

-先秦第一哲学家老子,其职即周之守藏史也。

-汉魏以降,世官之制虽革,而史官之华贵不替。所谓“文学侍从之臣”,历代皆妙选人才以充其职。

-每当易姓之后,修前代之史,则更网罗一时学者,不遗余力,故得人往往称盛焉。三千年来史乘,常以此等史官之著述为中心。虽不无流弊,然以专才任专职,习惯上法律上皆认为一种重要事业。故我国史形式上之完备,他国殆莫与京也

4. 中国古代史书

·《竹书记年》(《汲冢书》)

·《春秋》

·“书”、“志”、“记”:《尚书》、《汉书·艺文志》、《周记》

·史学界最初有组织之名著,则春秋战国间得二书焉:《左传》、《世本》

·司马迁《史记》

-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迁之年代,后左丘约四百年。此四百年间之中国社会,譬之于水,其犹经百川竞流波澜壮阔以后,乃汇为湖泊,恬波不扬。民族则由分展而趋统一;政治则革阀族而归独裁;学术则倦贡新而思竺旧。

-班固述刘向扬雄之言,谓“迁有良史之材,善序事理”(《汉书》本传赞)

-郑樵谓“自《春秋》后,惟《史记》擅制作之规模”(《通志·总序》)

-后人或能讥弹迁书;然迁书固已皋牢百代,二千年来所谓正史者,莫能越其范围。岂后人创作力不逮古耶?抑迁自有其不朽者存也。

·班固《汉书》

-断代为史,始于班固

-刘知几谓“其包举一代,撰成一书,学者寻讨,易为其功”(《史通·六家篇》)

-郑樵则极诋之,谓“善学司马迁者,莫如班彪。彪续迁书,自孝武至于后汉。欲令后人之续己,如己之续迁,既无衍文,又无绝绪。……固为彪之子,不能传其业。……断代为史,无复相因之格。……会通之道,自此失矣。”(《通志·总序》)

-迁固两体之区别,在历史观念上尤有绝大之意义焉:《史记》以社会全体为史的中枢,故不失为国民的历史;《汉书》以下则以帝室为史的中枢,自是而史乃变为帝王家谱矣。

-断代史之根本谬误在此,而今者官书二十四部,咸率循而莫敢立异,则班固作俑之力,其亦伟矣。

-章学诚曰:“迁书一变而为班氏之断代,迁书通变化,而班氏守绳墨,以示包括也。后世失班史之意,而以纪、表、志、传,同于科举之程式,官府之簿书,则于记注撰述,两无所取。”又曰:“纪传行之千有余年,学者相承,殆如夏葛冬裘,渴饮饥食,无更易矣。然无别识心裁可以传世行远之具……”(《文史通义·书教篇》)。此言班书以下,作者皆陈陈相因,无复创作精神。其论至痛切矣。

·若隋、唐、宋、元、明诸史,则如聚群匠共画一壁,非复艺术,不过一绝无生命之粉本而已。

·盖自班固以后,纪传体既断代为书,故自荀悦以后,编年体亦循其则。每易一姓,纪传家既为作一书,编年家复为作一纪,而皆系以朝代之名,断代施诸纪传,识者犹讥之;编年效颦,其益可以已矣。

-宋司马光毅然矫之,作《资治通鉴》,以续《左传》。上纪战国,下终五代(西纪前四〇三至后九五九),千三百六十二年间大事,按年纪载,一气衔接。

-光书既讫五代,后人纷纷踵而续之,卒未有能及光者。故吾国史界,称前后两司马焉。

·善钞书者可以成创作——荀悦《汉纪》、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

-枢钞《通鉴》,以事为起讫,千六百余年之书,约之为二百三十有九事。其始亦不过感翻检之苦痛,为自己研究此书谋一方便耳。及其既成,则于斯界别辟一蹊径焉。

·杜佑《通典》、马端临《文献通考》

-有《通鉴》而政事通,有《通典》而政制通

·旧目录家所指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政书之四体,皆于创作之人加以评骘,而踵效者略焉。二千年来斯学进化轨迹,略可见矣。

·此后累代著录,门类皆小异而大同。以吾观之,可中分为二大类:

-一曰供后人著史之原料

-二曰制成局部的史籍

5. 史籍既多,则注释考证,自然踵起。

-一曰注训诂——如裴骃、徐野民等之于《史记》,应劭、如淳等之于《汉书》。

-二曰注事实——如裴松之之于《三国志》。

6. 近代著录家多别立史评一门

-批评史迹——(贾谊《过秦论》)

-批评史书——(刘知几《史通》-郑樵《通志》-章学诚《文史通义》)

7. 要之自有左丘、司马迁、班固、荀悦、杜佑、司马光、袁枢诸人,然后中国始有史。自有刘知几、郑樵、章学诚,然后中国始有史学矣。

8.清代史学

·前清为一切学术复兴之时代,独于史界之著作,最为寂寥。

-文字狱

-士大夫之聪明才力,终不能无所用,故压于此者伸于彼;史学之在清代,亦非无成绩之可言。章学诚之卓荦千古,前既论之矣。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黄宗羲之《明儒学案》

-赵翼《廿二史剳记》

·类书

-表志之补续——万斯同著《历代史表》

-史文之考证——朴学

-方志之重修——各省府州县志,什九皆有新修本,董其事者皆一时名士,乃至如章学诚辈之所怀抱,皆借此小试焉。故地方史蔚然可观,为前代所无。

-年谱之流行,清儒为古代名人作年谱者甚多,大率皆精诣之作。章学诚所谓“一人之史而可以与家史国史一代之史相取证”者也。

-外史之研究,自魏源、徐松等喜谈边徼形事,渐引起研究蒙古史迹之兴味。洪钧之《元史译文证补》知取材于域外,自此史家范围益扩大,渐含有世界性矣。

9. 史部书

·《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旧唐书·经籍志》

·《宋史·艺文志》

·《通志·艺文略》

·《文献通考·经籍考》

·《明史·艺文志》

·《清四库书目》

第三章 史之改造

1. 吾生平有屡受窘者一事,每遇青年学子叩吾以治国史宜读何书,辄沉吟久之而卒不能对。

-然在今日百学待治之世界,而读此浩瀚古籍,是否为青年男女日力之所许,姑且勿论。尤当问费此莫大之日力,其所得者究能几?

-旧史既不可得遍读,即遍读之亦不能养吾欲而给吾求,则惟有相率于不读而已。

-夫使一国国民而可以无需国史的智识,夫复何言。而不然者,则史之改造,真目前至急迫之一问题矣。

2. “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盖以供当时贵族中为人臣子者之读也。司马光《资治通鉴》,其主目的以供帝王之读,其副目的以供大小臣僚之读,则吾既言之矣。司马迁《史记》,自言“藏诸名山,传与其人”,盖将以供后世少数学者之读也。

3. 历史为死人——古人而作耶?为生人——今人或后人而作耶?

-据吾侪所见,此盖不成问题,得直答曰为生人耳。然而旧史家殊不尔尔,彼盖什九为死人作也。

4. 史学范围当重新规定,以收缩为扩充也。

-学术愈发达则分科愈精密,前此本为某学附庸,而今则蔚然成一独立科学者,比比然矣。

-中国古代,史外无学,举凡人类智识之记录,无不丛纳之于史,厥后经二千年分化之结果,各科次第析出,例如天文、历法、官制、典礼、乐律、刑法等,畴昔认为史中重要部分,其后则渐渐与史分离矣。

-今后史家,一面宜将其旧领土一一划归各科学之专门,使为自治的发展,勿侵其权限;一面则以总神经系——总政府自居,凡各活动之相,悉摄取而论列之。

5. 吾侪今日所渴求者,在得一近于客观性质的历史。

-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搀以他项目的,而绝不愿为纯客观的研究。

-例如文学,欧人自希腊以来,即有“为文学而治文学”之观念。我国不然,必曰因文见道。道其目的,而文则其手段也。结果则不诚无物,道与文两败而俱伤。-惟史亦然:从不肯为历史而治历史,而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一切史迹,则以供吾目的之刍狗而已。其结果必至强史就我,而史家之信用乃坠地。

-此恶习起自孔子,而二千年之史,无不播其毒。孔子所修《春秋》,今日传世最古之史书也。宋儒谓其“寓褒贬,别善恶”;汉儒谓其“微言大义,拨乱反正”;两说孰当,且勿深论。

-孔子作《春秋》,别有目的,而所记史事,不过借作手段,此无可疑也。坐是之故,《春秋》在他方面有何等价值,此属别问题;若作史而宗之,则乖莫甚焉。

-自尔以后,陈陈相因,其宗法孔子愈笃者,其毒亦愈甚,致令吾侪常有“信书不如无书”之叹。

-夫史之性质与其他学术有异,欲为纯客观的史,是否事实上所能办到,吾犹未敢言。虽然,吾侪有志史学者终不可不以此自勉;务持鉴空衡平之态度,极忠实以搜集史料,极忠实以叙论之,使恰如其本来。

-良史固所以促国民之自觉,然真自觉者决不自欺,欲以自觉觉人者,尤不宜相蒙。故吾以为今后作史者,宜于可能的范围内,裁抑其主观而忠实于客观,以史为目的而不以为手段。夫然后有信史,有信史然后有良史也。

6. 吾前言人类活动相而注重其情态。夫摹体尚易,描态实难。

-昔顾炎武论春秋战国两时代风尚之剧变,而深致叹息于中间百三十三年史文之阙佚(《日知录》卷十三)。夫史文阙佚,虽仅此百三十三年,而史迹之湮亡,则其数量云胡可算。盖一切史迹,大半借旧史而获传;然旧史著作之目的,与吾侪今日所需求者多不相应;吾侪所认为极可宝贵之史料,其为旧史所摈弃而遂湮没以终古者,实不知凡几。

-搜补的劳作

-考证的劳作

7. 惟史亦然,人类活动状态其性质为整个的,为成套的,为有生命的,为有机能的,为有方向的,故事实之叙录与考证不过以树史之躯干,而非能尽史之神理。善为史者之驭事实也:

-横的方面——最注意于其背景与其交光,然后甲事实与乙事实之关系明,而整个的不至变为碎件。

-纵的方面——最注意于其来因与其去果,然后前事实与后事实之关系明,而成套的不至变为断幅。

8. 今日所需之史,当分为专门史普遍史之两途。

-专门史如法制史、文学史、哲学史、美术史……

-普遍史即一般之文化史

9. 黄宗羲之言曰:“此非末学一人之事也。”(《明儒学案·发凡》语)

第四章 说史料

1. 史学所以至今未能完成一科学者,盖其得资料之道,视他学为独难。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

·往古来今之史料,殆如江浪淘沙,滔滔代逝。盖幸存至今者,殆不逮吾侪所需求之百一也。其幸而存者,又散在各种遗器遗籍中,东鳞西爪,不易寻觅;即偶寻得一二,而孤证不足以成说,非荟萃而比观不可,则或费莫大之勤劳而无所获。

·其普通公认之史料,又或误或伪,非经别裁审定,不堪引用。又斯学所函范围太广,各人观察点不同,虽有极佳良现存之史料,苟求之不以其道,或竟熟视无睹也。

2. 时代愈远,则史料遗失愈多,而可征信者愈少。

孔子有言:“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不治史学,不知文献之可贵,与夫文献散佚之可为痛惜也。

3. 得史料之涂径,不外两种:文字记录以外——文字记录

一曰在文字记录以外者

·三类:现存之实迹-传述之口碑-遗下之古物

·(甲)现存之实迹及口碑——此所谓实迹

-现代史迹——现在日日所发生之事实,其中有构成史料价值者之一部分也。

-口述史——采访而得其口说,此即口碑性质之史料也。

·(乙)实迹之部分的存留者

-我国人保存古物之念甚薄,故此类实迹能全者日稀,然亦非绝无。

-司马迁作《孔子世家》,自言“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低徊留之不能去焉”。

-作史者能多求根据于此等目睹之事物,史之最上乘也。此等史料,俯拾即是。

·(丙)已湮之史迹,其全部意外发现者

-此为可遇而不可求之事,苟获其一,则裨益于史乃无量。

·(丁)原物之宝存或再现者

-殷周间礼器、兵器、度量衡、符玺、镜属、货币、玉石、陶器、瓦砖、石器

·(戊)实物之模型及图影,实物之以原形原质传留至今者

二曰在文字记录者

·(甲)旧史

·(乙)关系史迹之文件(档案文件、函牍、行状、家传、墓文等)

·(丙)史部以外之群籍(经部、子部、子部、寻常百姓家中的有关文字记录)

·(丁)类书及古逸书辑本

·(戊)古逸书及古文件之再现

·(己)金石及其他镂文

·(庚)外国人著述

4. 直至今日,交通大开,国于世界者,各以文化相见;而我自首善以至各省都会,乃竟无一图书馆,无一博物馆,无一画苑。此其为国民之奇耻大诟且勿论,而学者欲治文献,复何所凭借?即如吾本章所举各种史料,试问以私人之力,如何克致?吾津津然道之,则亦等于贫子说金而已。

-一方面既感文献证迹之易于散亡,宜设法置诸最安全之地;一方面又感一国学问之资料,宜与一国人共之;则所以胥谋焉以应此需求者,宜必有道矣。

第五章 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1. 搜集史料之法

·普通史料之具见于旧史者,或无须特别之搜集;虽然,吾侪今日所要求之史料,非即此而已足。

-第一步须将脑筋操练纯熟,使常有锐敏的感觉。每一事项至吾前,常能以奇异之眼迎之,以引起特别观察之兴味。

-第二步须耐烦。每遇一事项,吾认为在史上成一问题有应研究之价值者,即从事于彻底精密的研究,搜集同类或相似之事项,综析比较,非求得其真相不止。须知此种研究法,往往所劳甚多,所获甚简。

·有一种消极性质的史料,亦甚为重要:某时代有某种现象,谓之积极的史料;某时代无某种现象,谓之消极的史料

·有吾侪所渴欲得之史料,而事实上殆不复能得者。

·有旧史中全然失载或缺略之事实,博搜旁证则能得意外之发见者。

·有为旧史家故意湮灭或错乱其证据者,遇此等事,治史者宜别搜索证据以补之或正之。

·今日史家之最大责任,乃在搜集本章所言之诸项特别史料。此类史料,在欧洲诸国史,经彼中先辈搜出者已什而七八,故今之史家,贵能善因其成而运独到之史识以批判之耳。

2. 鉴别史料之法

·史料以求真为尚,真之反面有二:一曰误,二曰伪。正误辨伪,是谓鉴别。

·似此等事,本有较详备之史料可作反证;然而流俗每易致误者,此实根于心理上一种幻觉,每语及长城辄联想始皇,每语及道教辄联想老子。此非史料之误,乃吾侪自身之误,而以所误诬史料耳。吾侪若思养成鉴别能力,必须将此种心理结习,痛加涤除,然后能向常人不怀疑之点能试怀疑,能对于素来不成问题之事项而引起问题。夫学问之道,必有怀疑然后有新问题发生,有新问题发生然后有研究,有研究然后有新发明。百学皆然,而治史特其一例耳。

·顷所举例,吾命之曰局部的幻觉。此外尤有一般的幻觉焉——凡史迹之传于今者,大率皆经过若干年若干人之口碑或笔述,而识其概者也。各时代人心理不同,观察点亦随之而异,各种史迹,每一度从某新时代之人之脑中滤过,则不知不觉间辄微变其质。

-如一长河之水,自发源以至入海,中间所经之地所受之水,含有种种杂异之矿质,则河水色味,随之而变。

-故心理上的史迹,脱化原始史迹而丧失其本形者往往而有。

-幻觉一起,则真相可以全蔽。此治学者所最宜戒惧也。

·鉴别史料之误者或伪者,其最直捷之法,则为举出一极有力之反证

-汉明帝永平七年出使西域三十六国入印度求得佛经佛像

-上海——春申君

3. 然历史上事实,非皆能如此其简单而易决。往往有明知其事极不可信,而苦无明确之反证以折之者。吾侪对于此类史料——

-第一步只宜消极的发表怀疑态度,以免为真相之蔽;

-第二步遇有旁生的触发,则不妨换一方向从事研究,立假说以待后来之再审定。

·怀疑之结果,而新理解出焉——然则吾侪今日能发生种种新理解,而古人不能者,何故耶?古人为幻觉所蔽而已。

4. 同一史迹,而史料矛盾,当何所适从耶?

·论原则,自当以最先、最近者为最可信。

-先者以时代言,谓距史迹发生时愈近者,其所制成传留之史料愈可信也。

-近者以地方言,亦以人的关系言,谓距史迹发生地愈近,且其记述之人与本史迹关系愈深者,则其所言愈可信也。

·前段所论不过举其概括的原则,以示鉴别之大略标准;但此原则之应用,有时尚须分别观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有身在此山中”

·最先最近之史料则最可信,此固原则也。然若过信此原则,有时亦可以陷于大误。

5.史料可分为直接的史料间接的史料

·直接的史料者——其史料当该史迹发生时或其稍后时,即已成立。

-书籍新陈代谢,本属一般公例;而史部书之容易湮废,尤有其特别原因焉:

①所记事实每易触时主之忌,故秦焚书而“诸侯史记”受祸最烈;试检明清两朝之禁毁书目,什有九皆史部也。

②此类书真有价值者本不多,或太琐碎,或涉虚诞,因此不为世所重,容易失传。不惟本书间有精要处,因杂糅于粗恶材料中而湮没;而且凡与彼同性质之书,亦往往被同视而俱湮没。

③其书愈精要者,其所叙述愈为局部的;凡局部的致密研究,非专门家无此兴味;一般人对于此类书籍,辄淡漠置之,任其流失。

-以此种种原因,故此类直接史料,如浪淘沙,滔滔代尽,势不能以多存。就令存者甚多,又岂人生精力所能遍读?

·间接的史料者——于是乎在史学界占最要之位置者,实为间接的史料。

-譬诸纺绩,直接史料则其原料之棉团,间接史料则其粗制品之纱线也。吾侪无论为读史为作史,其所接触者多属间接史料,故鉴别此种史料方法,为当面最切要之一问题。

·鉴别间接史料

-其第一步自当仍以年代为标准。年代愈早者,则其可信据之程度愈强。

-极可贵之史料而晚出或再现者,则其史料遂为后人所及见,而为前人所不及见。

-当察其人史德何如,又当察其人史识何如,又当察其人所处地位何如。所谓史德者,著者品格劣下,则其所记载者宜格外慎察。---魏收《魏书》

6. 辨伪法先辨伪书,次辨伪事。

·伪书者,其书全部分或一部分纯属后人伪作,而以托诸古人也。

·书愈古者,伪品愈多。

-大抵战国秦汉之交有一大批伪书出现,《汉书·艺文志》所载三代以前书,伪者殆不少。新莽时复有一大批出现,如《周礼》及其他古文经皆是。晋时复有一大批出现,如晚出《古文尚书》、《孔子家语》、《孔丛子》等。

-战国秦汉间所以多伪书者:

①因当时学者本有好“托古”的风气;己所主张,恒引古人以自重。本非有意捏造一书,指为古人所作;而后人读之,则几与伪托无异。

②因当时著述家,本未尝标立一定之书名,且亦少泐成定本。展转传钞,或合数种而漫题一名;或因书中多涉及某人,即指为某人所作。

③因经秦焚以后,汉初朝野人士,皆汲汲以求遗书为务。献书者往往剿钞旧籍,托为古代某名人所作以售炫。前两项为战国末多伪书之原因,后一项为汉初多伪书之原因。

·然而伪书孔多,现所考定者什仅二三耳;此外古书或全部皆伪或真伪杂糅者,尚不知凡几。吾侪宜拈出若干条鉴别伪书之公例,作自己研究标准焉。

①其书前代从未著录或绝无人征引而忽然出现者,什有九皆伪。

②其书虽前代有著录,然久经散佚,乃忽有一异本突出,篇数及内容等与旧本完全不同者,什有九皆伪。

③其书不问有无旧本,但今本来历不明者,即不可轻信。

④其书流传之绪,从他方面可以考见,而因以证明今本题某人旧撰为不确者。

⑤真书原本,经前人称引,确有左证,而今本与之歧异者,则今本必伪。

⑥其书题某人撰,而书中所载事迹在本人后者,则其书或全伪或一部分伪。

⑦其书虽真,然一部分经后人窜乱之迹既确凿有据,则对于其书之全体须慎加鉴别。

⑧书中所言确与事实相反者,则其书必伪。

⑨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者,则必有一伪或两俱伪。

以上九例,皆据具体的反证而施鉴别也,尚有可以据抽象的反证而施鉴别者:

⑩各时代之文体盖有天然界画,多读书者自能知之,故后人伪作之书,有不必从字句求枝叶之反证,但一望文体即能断其伪者。

⑪各时代之社会状态,吾侪据各方面之资料总可以推见崖略,若某书中所言其时代之状态,与情理相去悬绝者,即可断为伪。

⑫各时代之思想,其进化阶段自有一定;若某书中所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相衔接者,即可断为伪。

以上十二例,其于鉴别伪书之法虽未敢云备;循此以推,所失不远矣。

·伪事与伪书异,伪书中有真事,真书中有伪事也。事之伪者与误者又异,误者无意失误,伪者有意虚构也,今请举伪事之种类:

①其史迹本为作伪的性质,史家明知其伪而因仍以书之者。

②有虚构伪事而自著书以实之者。此类事在史中殊不多觏。

③有事迹纯属虚构,然已公然取得“第一等史料”之资格,几令后人无从反证。

④有事虽非伪,而言之过当者。

⑤史文什九皆经后代编史者之润色,故往往多事后增饰之语。

⑥有本意并不在述史,不过借古人以寄其理想,故书中所记,乃著者理想中人物之言论行事,并非历史上人物之言论行事。

-人类非机械,故史迹从未有用“印板文字”的方式,阅时而再现者,而中国著述家所记史迹,往往不然。例如尧有丹朱,舜必有商均;舜避尧之子于南河,禹必避舜之子于阳城;桀有妹喜,纣必有妲己;桀有酒池,纣必有肉林;桀有倾宫,纣必有琼室;桀有玉杯,纣必有象箸;桀杀龙逢,纣必杀比干;桀囚汤于夏台,纣必囚文王于羑里;夏之将亡,太史令终古出奔商,商之将亡,内史向挚必出奔周。此类乃如骈体文之对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天下安有此情理?

⑦有纯属文学的著述,其所述史迹纯为寓言;彼固未尝自谓所说者为真事迹也,而愚者刻舟求剑,乃无端惹起史迹之纠纷。

·至于吾侪辨证伪事应采之态度,亦略可得言焉:

①辨证宜勿支离于问题以外

②正误与辨伪,皆贵举反证,吾既屡言之矣。反证以出于本身者最强有力,所谓以矛陷盾也。

③伪事之反证,以能得“直接史料”为最上。

④能得此种强有力之反证,则真伪殆可一言而决。虽然,吾侪所见之史料,不能事事皆如此完备。

⑤时代错迕则事必伪,此反证之最有力者也。

⑥有其事虽近伪,然不能从正面得直接之反证者,只得从旁面间接推断之。若此者,吾名曰比事的推论法。

⑦有不能得“事证”而可以“物证”或“理证”明其伪者,吾名之曰推度的推论法。

7. 本节论正误辨伪两义,缕缕数万言,所引例或涉及极琐末的事项,吾非谓治史学者宜费全部精神于此等考证,尤非谓考证之功必须遍及于此等琐事。

·吾以为有一最要之观念为吾侪所一刻不可忘者,则吾前文所屡说之“求真”两字——即前清乾嘉诸老所提倡之“实事求是”主义是也。

·夫吾侪治史,本非徒欲知有此事而止;既知之后,尚须对于此事运吾思想,骋吾批评。虽然,思想批评必须建设于实事的基础之上;而非然者,其思想将为枉用,其批评将为虚发。须知近百年来欧美史学之进步,则彼辈能用科学的方法以审查史料,实其发轫也。而吾国宋明以降学术之日流于诞渺,皆由其思想与批评,非根据于实事,故言愈辩而误学者亦愈甚也。·我国治史者,惟未尝以科学方法驭史料,故不知而作、非愚则诬之弊,往往而有。吾侪今日宜筚路蓝缕以辟此涂,务求得正确之史料以作自己思想批评之基础;且为后人作计,使踵吾业者,从此得节啬其精力于考证方面,而专用其精力于思想批评方面,斯则吾侪今日对于斯学之一大责任也

第六章 史迹之论次

1.善治史者,不徒致力于各个之事实,而最要着眼于事实与事实之间,此则论次之功也。

·事实之偶发的、孤立的、断灭的,皆非史的范围。

·凡属史的范围之事实,必其于的方面,最少亦与他事实有若干之联带关系;于的方面,最少亦为前事实一部分之果,或为后事实一部分之因。

2. 史之为态,若激水然,一波才动万波随。旧金山金门之午潮,与上海吴淞口之夜汐,鳞鳞相衔,如环无端也。其发动力有大小之分,则其荡激亦有远近之异。一个人方寸之动,而影响及于一国;一民族之举足左右,而影响及于世界者,比比然也。

-刘项之争与中亚细亚及印度诸国之兴亡有关系,而影响及于希腊人之东陆领土。

-汉攘匈奴与西罗马之灭亡,及欧洲现代诸国家之建设有关。

---是为千余年来欧洲国际形势所自始,史家名之曰“民族大移转时代”。此一桩大公案,其作俑之人,不问而知为芬族也。芬族者何?即窦宪击逐西徙之匈奴余种也。

---乃知汉永元一役,实可谓全世界史最要之关键。其在中国,结唐虞三代以来二千年獯鬻、猃狁之局,自此之后中国不复有匈奴寇边之祸......然竟以此嫁祸欧洲,开彼中中古时代千年黑暗之局。直至今日,犹以匈奴遗种之两国(塞尔维与匈牙利)惹起全世界五年大战之惨剧

·人类造业,其波澜之壮阔与变态之瑰谲,其不可思议有如此。吾侪但据此两事,已可以证明人类动作息息相通,如牵发而动全身,如铜山西崩而洛钟东应。以我中国与彼西方文化中枢地相隔如彼其远,而彼我相互之影响犹且如此其巨,则国内所起之事件,其首尾连属因果复杂之情形,益可推矣。又可见不独一国之历史为“整个的”,即全人类之历史亦为“整个的”。

·世界历史者,合各部分文化国之人类所积共业而成也

3. 孟子知人论世

·以今语释之,则观察时代之背景是已。

-横的方面——社会的生活

-纵的方面——时代的生活

·苟离却社会与时代,而凭空以观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之思想动作,则必多不可了解者。未了解而轻下批评,未有不错误也。

·故作史如作画,必先设构背景;读史如读画,最要注察背景。

·旧史中能写出背景者,则《史记·货殖列传》实其最好模范。

·史迹复杂,苟不将其眉目理清,则叙述愈详博,而使读者愈不得要领。此当视作者头脑明晰之程度何如,与其文章技术之运用何如也。此类记述之最好模范,莫如《史记·西南夷列传》

-窃谓凡遇复杂之史迹,以表驭之,什九皆可就范也。

-天下古今,从无同铸一型的史迹,读史者于同中观异,异中观同,则往往得新理解焉。此《春秋》之教所以贵“比事”也。

-元清不然,全中国隶彼统治之下百年或二三百年,彼熟知吾人耻愤之深,而力谋所以固位之术,故其摧残吾国民性也至阴险而狠毒

-彼辈利用中国人统治中国之政策,始终一贯,其操术较巧妙,故其享祚较长久;然政权一坠,种性随沦,今后世界上应更无复满洲人矣。

4. 说明事实之原因结果,为史家诸种职责中之最重要者。

5. 自然科学与历史

其一,自然科学的事项常为反复的完成的;历史事项反是,常为一度的、不完成的——自然科学常在必然的法则支配之下,缫演再缫演,同样条件必产同样结果,且其性质皆属于可以还原。

其二,自然科学的事项,常为普遍的;历史事项反是,常为个性的。

其三,自然科学的事项,为超时间空间的;历史事项反是,恒以时间空间关系为主要基件。

明乎此三异点,始可以语于史界之因果矣。

6.史界因果之劈头一大问题——英雄造时势耶?时势造英雄耶?

·罗素曾言:“一部世界史,试将其中十余人抽出,恐局面或将全变。”

·“历史的人格者”:则以当时此地所演生之一群史实,此等人实为主动——最少亦一部分的主动——而其人面影之扩大,几于掩覆其社会也。

·文化愈低度,则“历史的人格者”之位置愈为少数所垄断;愈进化则其数量愈扩大。

·历史的大势,可谓为由首出的“人格者”,以递趋于群众的“人格者”。愈演进,愈成为“凡庸化”,而英雄之权威愈减杀。故“历史即英雄传”之观念,愈古代则愈适用,愈近代则愈不适用也。

-首出的“人格者”——集团性-时代性

---二千年来之中国,最少可谓为有一部分属于孔子个性之集团化;而战国之政治界,可谓为商鞅个性之时代化;晚明之思想界可谓为王守仁个性之时代化也。

-群众的“人格者”

---“群众的人格者”,能离首出者而存在,殆亦不可。

7. 吾以为历史之一大秘密,乃在一个人之个性何以能扩充为一时代一集团之共性?与夫一时代一集团之共性,何以能寄现于一个人之个性?

·申言之,则有所谓民族心理社会心理者,其物实为个人心理之扩大化合品,而复借个人之行动以为之表现。

·史家最要之职务,在觑出此社会心理之实体,观其若何而蕴积、若何而发动、若何而变化,而更精察夫个人心理之所以作成之表出之者,其道何由能致力于此,则史的因果之秘密藏,其可以略睹矣。

8. 所谓大人物者,不问其为善人恶人,其所作事业为功为罪,要之其人总为当时此地一社会——最少该社会中一有力之阶级或党派——中之最能深入社会阃奥,而与该社会中人人之心理最易互相了解者。

·曾国藩与袁世凯

9. 社会倘永为一种势力——一种心理之所支配,则将成为静的、僵的,而无复历史之可言。

①由人类心理之本身,有突变的可能性。心理之发动,极自由不可方物。

②由于环境之本质为蕃变的,而人类不能不求与之顺应。 其所受者亦不同也。

10.史迹所以诡异而不易测断者:

人类心理,时或潜伏以待再现。凡众生所造业,一如物理学上物质不灭之原则,每有所造,辄留一不可拂拭之痕迹以诒诸后。但有时为他种势力所遮抑,其迹全隐,浅见者谓为已灭;不知其乃在磅礴郁积中,一遇机缘,则勃发而不能复制。若明季排满之心理,潜伏二百余年而尽情发露,斯其显例也。

心的运动,其速率本非物的运动所能比拟,故人类之理想及欲望,常为自然界所制限。倘使心的经过之对于时间的关系纯与物的经过同一,则人类征服自然可纯依普通之力学法则以行之。惟其不能,故人类常感环境之变化,不能与己之性质相适应。对于环境之不满足,遂永无了期。历史长在此种心物交战的状态中,次第发展,而两力之消长,绝无必然的法则以为之支配。故历史上进步的事象,什九皆含有革命性;而革命前、革命中、革命后之史迹,皆最难律以常轨。结果与预定的计画相反者,往往而有;然不能因其相反,遂指为计画之失败。最近民国十年间之历史,即其切例也。

人事之关系既复杂,而人心之动发又极自由,故往往有动机极小而结果极大者,更有结果完全与动机分离而别进展于一方向者。 

11. 今当概括前旨,略加补苴,示治史者研究因果之态度及其程序。

①当画出一“史迹集团”以为研究范围——史迹集团之名,吾所自创,与一段之“纪事本末”意义略相近。

②集团分子之整理与集团实体之把捉——所谓“集团分子”者,即组成此史迹集团之各种史料也。

③常注意集团外之关系——以不可分不可断之史迹,为研究方便而强画为集团,原属不得已之事。此一群史迹不能与他群史迹脱离关系而独自存在,亦犹全社会中此一群人常与他群人相依为命也。故欲明一史迹集团之真相,不能不常运眼光于集团以外。

④认取各该史迹集团之“人格者”——每一集团,必有其“人格者”以为之骨干。此“人格者”,或为一人,或为数人,或为大多数人。

⑤精研一史迹之心的基件——曷为每一史迹必须认取其“人格者”耶?凡史迹皆人类心理所构成,非深入心理之奥以洞察其动态,则真相未由见也。而每一史迹之构成心理,恒以彼之“人格者”为其聚光点,故研究彼“人格者”之素性及其临时之冲动断制,而全史迹之筋脉乃活现。

⑥精研一史迹之物的基件——物的基件者,如吾前所言:“物的运动不能与心的运动同其速率。”

⑦量度心物两方面可能性之极限——史之开拓,不外人类自改变其环境。

⑧观察所缘——有可能性谓之因,使此可能性触发者谓之缘。

12. 义和团事件之分析

·根于历史上遗传之两种心理:

排外的心理:此种心理,出于国民之自大性及自卫性,原属人类所同然。惟中国则已成为畸形的发达,千年以来科举策论家之尊王攘夷论,纯然为虚憍的、非逻辑的,故无意识且不彻底的排外,形成国民性之一部。

迷信的心理:因科学思想缺乏之故,种种迷信支配民心之势力甚大;而野心家常利用之以倡乱。自汉末之五斗米道,以迄明清间白莲教匪等,其根株蟠积于愚民社会间者甚厚,乘间辄发。此两种心理,实使义和团有随时爆发的可能性,此“因”之在心的方面者也。

·虽有此两种心理,其性质完全为潜伏的;苟环境不宜于彼之发育,彼亦终无由自遂。然而清季之环境,实有以滋酿之。

外力之压迫:自鸦片战争以后,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其中天主教会在内地专横,尤予一般人民以莫大之积愤。

政纲之废弛:自洪杨构乱以后,表面上虽大难削平,实际上仍伏莽遍地;至光绪间而老成凋谢,朝无重臣,国事既专决于一阴鸷之妇人,而更无人能匡救其失。在此两种环境之下,实使义和团有当时爆发的可能性。

·因虽夙具然非众缘凑泊,则事实不能现。所谓缘者,有亲缘(直接缘),有间缘(间接缘)。

---义和团之亲缘有二:

社会革新运动之失败

宫廷阴谋之反拨

此二者又各有其复杂之间缘。社会革新活动,自有其心理上之可能性,兹不多述。

---其所以觉醒而督促之者,则尤在外交压迫之新形势。

①日本新着手之大陆政策

②俄国积年传来之东侵政策

③德国远东发展政策。

以此三种外缘,故甲午战败,日本据辽,三国干涉还辽,而胶州、旅顺、威海之租借随之,瓜分之局,咄咄逼人。于是变法自强之论,骤兴于民间;而其动力遂及德宗,无端与清室宫廷问题发生联带关系。

·宫廷问题,其间缘亦至复杂。

①清穆宗无子,德宗以支庶入继,且有为穆宗立后之约。

②孝钦后临朝已二十余年,新归政于德宗;德宗既非所生,而思想复与彼不相容,母子之间,猜嫌日积。如是内外新故诸缘凑合,遂有戊戌政变之役,戊戌政变为义和团之亲缘;而上列诸种事实,则其间缘也。

·亲缘之中,复有主缘,有助缘。

-戊戌政变为义和团唯一之主缘,固也。然政变之波澜,曷为一转再转以至于仇外耶?

①因康有为梁启超等亡命外国,清廷不解国际法上保护政治犯之先例,误认维新派人以外国为后盾。

②因政变而谋废立 (立端王之子溥儁为大阿哥),外国公使纷起质问,志不得逞,积怒益深。

③连年曹州、兖州、沂州、易州等教案,乡民与天主教徒构怨益剧。得此等助缘而义和团遂起。

·因缘和合,“果”斯生焉。

-山东、直隶团匪之私自组织及蠢动

-两省长官之纵容及奖厉

-北京王大臣之附和

-甘军(董福祥)之加入

-孝钦后以明谕为之主持,军匪混化对全世界宣战

-前后戕杀教徒及外国人数千

-戕杀德国公使及日本使馆馆员

-毁京津铁路,围攻使馆。

·有果必有报。

-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蒙尘

-东南各督抚联约自保,宣告中立

-俄军特别行动,占领东三省

-缔结辛丑条约,赔款四百五十兆,且承认种种苛酷条件

-德宗不废,但政权仍在孝钦

-孝钦迎合潮流,举行当时所谓“新政”,如练兵兴学等事。

---此义和团直接业报之要点也。由直接业报复产出间接业报,以次演成今日之局。

·就理论上言之,义和团所产业报有三种可能性:

①各国瓜分中国或共同管理

②汉人自起革命,建设新政府

③清廷大觉悟,厉行改革

然事实上皆以种种条件之限制,不能办到。

·因缘生果,果复为因。义和团直接业报,更间接产种种之果。

---就对外关系论:

①八国联军虽撤退,而东三省之俄军迁延不撤,卒因此引起日俄战争,致朝鲜完全灭亡;而日本在南满取得今日之特殊地位。

②当匪势正炽时,日本藉端与英国深相结纳,首由英提议劝日本就近出重兵,是为英日接近之第一步。其后我国为应付俄军起见,议结所谓中俄密约者,虽卒未成立,然反因此促英日同盟之出现。而此英日同盟遂被利用于此次欧洲大战,使日本国际地位昂进;而目前关系国命之山东问题,即从此起。

③重要之中央财源,如海关税等,悉供偿债之用。因此各外国银行,攫得我国库权之一部分,遂启后此银行团操纵全国金融之端绪。此其荦荦大者也。

---就内政关系论:

①排外的反动一变为媚外,将国民自尊自重之元气,斫丧殆尽,此为心理上所得最大之恶影响。

②经此次剧烈的激刺,社会优秀分子渐从守旧顽梦中得解放,以次努力,求取得“世界人”、“现代人”的资格,此为心理上所得最大的良影响。此两种影响乃从国民性根柢上加以摇动,此两歧路之发展的可能性皆极大,在今日殊未能测其变化之所届。

③东南互保,为地方对中央独立开一先例。此后封疆权力愈重,尾大不掉,故辛亥革命,起于地方,而中央瓦解,此趋势直至今日而愈演愈剧。

④袁世凯即以东南互保中之一要人,渐取得封疆领袖的资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蓄养其势力,取清室而代之。

⑤回銮后以媚外故,而行敷衍门面的新政。一方面自暴白其前此之愚迷及罪恶,增人轻蔑;一方面表示其无诚意的态度,令人绝望。

⑥此种敷衍的新政,在清廷固无诚意;然国人观听已为之一变,就中留学生数目激增,尤为国民觉醒最有力之一媒介,海外学校遂变为革命之策源地。

⑦新政之最积极进行者为练兵;而所谓新军者,遂为革命派所利用,为袁世凯所利用,卒以覆清祚。

⑧以大赔款及举办新政之故,财政日益竭蹶,专谋借外债以为挹注。其后卒以铁路大借款为革命。

13. 吾不惮繁重详举此例,将借一最近之史迹其资料比较的丰富且确实者,示吾侪运用思想,推求因果,所当遵之涂径为何如。此区区一史迹,其活动时间,不过半年,其活动地域不过数百里。而欲说明其因缘果报之关系,其广远复杂乃至如是。学者举一反三,则于鉴往知来之术,虽不中不远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01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28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53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85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7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9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6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4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94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0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6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40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7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