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镇是做小城镇,里面只有小学和初中,想要上高中得坐上一两个小时的车程去到市里才能到达。
唐小六从小学习就好,名列前茅是常态,有时还能摸上年纪前五的小尾巴。保持着这样优秀的成绩到了高三了, 唐小六是憋足了劲要考上一所好大学,给排除万难支持她上学的爷爷争口气。
唐小六家中有8口人,两个姑姑已经远嫁,爷爷奶奶由父母赡养,她还有个小两岁的弟弟,学习一般却备受家人宠爱。她曾嫉妒过不解过,但书读得多了,也就不再奢望了,毕竟她爷爷也给予了她不输他们的温暖。
这样的日子转折在唐小六临近高考前的6个月,唐小六接到了她爷爷的死讯。当时唐小六的母亲开展小电车冲冲忙忙来地给她请了假,又急急忙忙地将她送到爷爷的病床前,那时爷爷已经被盖上了白布,唐小六忍不住颤抖,用嚎啕大哭来宣泄没能见到最后一面的痛恨。
唐小六浑浑噩噩地参加了爷爷的葬礼,两个星期后的考试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她细心体贴,察觉了唐小六的状态。班主任决定家访,希望能通过家人的关注消减唐小六的悲伤,以此振作起来。
虽然想法很好,但是唐小六的父母早就决定让唐小六读完高中便嫁人。
这个消息惊呆了班主任,也震惊了学校,毕竟唐小六的成绩只要发挥稳定妥妥能上重点大学。
而唐小六呢,这个决定同样惊醒了她,让她想起在早些年还是初中的时候,她曾在父母与奶奶的只言片语中察觉到们的想法,他们希望再养她几年便能出嫁好帮补外家。当时她不以为意,因为她知道爷爷会护着他。也确实,在那个时候,爷爷便是家里的大长辈,无论是父母还是奶奶都不能轻易反驳,爷爷一锤定音让她顺利上了高中。
现在这个法子在爷爷去世后又被提及,这次不再有人能反对了,对于他们来讲唐小六这种终究要出嫁的女儿没有读书的必要。他们开始频繁相看适合的男人,等唐小六毕业便可结婚,得到的彩礼钱能给家里添上不少东西。
唐小六不是没有抗议过,甚至拿出婚姻法指明现在自己还未够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可是家里人却不以为意,在他们看来,只要人先过去收了钱,过几年再登记也是一样的。奶奶和母亲轮流给唐小六做着思想工作,就连小弟也不解地询问着我:“女孩子不都是要嫁人的吗?妈妈说你不愿嫁,为什么啊?”
因这,唐小六越来越讨厌在家呆着,在那里她是孤独的,所有人的想法都与她相反,老师学校也爱莫能助,似乎只有认命这一条出路。
深夜时分,唐小六总忍不住泪流满面,然后迷迷糊糊睡着,突然梦到了爷爷一直强调的话:“小六,好好读书,出去替爷爷看看外面的世界。”惊醒的她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她不能实现后一个愿望,但前一个要求她得做到。
唐小六收起心思,将无用的情绪抛却,现在的她只有学习。
在这种状态下,唐小六的进步很快,她已经稳稳当当占据了全校第二名的宝座,与第一名相差不远。终于在正式高考的那次考试她不仅成了全校第一,还是数学的单科状元,重点学校的邀请蜂拥而至,电视台来采访她,报社来访问她,街坊邻居哪个不夸赞一句。
这种情况下,唐小六的家人再也说不出不上学的话,在他们的沉默下,唐小六终于如愿以偿的走出了小镇,带着爷爷的遗愿跨进了外面世界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