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到底是什么呢?有人回答,“可以把它分为家庭的枷锁和社会的枷锁,也可以理解为亲情、友情、爱情及宗教等方面的枷锁。这些枷锁你想逃脱和对抗,是无济于事的,还不如与它们和平共处。当我们全然地去接纳,不把它当成枷锁,从而也就不构成枷锁了,起不到限制作用后,我们反而乐在其中。”
人生的路上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恐遗漏自己想要的,恐怕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很难如愿以偿。
作家七堇年说:“也许一个人要走很长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
在这本书里讲述了菲利普从童年至结婚前的成长过程。从父母双亡到寄居伯父伯母家,再到上寄宿学校,然后放弃去牛津大学求学的机会,去了伦敦学习会计学,没过多久又厌倦了会计学的枯燥乏味,辗转到巴黎学习绘画,最后子承父业重回伦敦学医。这一路走来他经历了很多,也结识了生命中一些很重要的人。每一个人的出现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他总会教会我们一些东西,来帮助我们成长。菲利普看似走了很多的弯路,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但事实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就像他学绘画,虽然没能进一步深入发展,但提高了他审美和鉴赏的能力,也让他后来在百货公司上班时脱颖而出,从柜台导购一跃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来完善我们,拓展我们的边界,从而实现一种质的飞跃。
菲莉普不安于现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向往。虽然他做事很没有定性,但人生本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你不去勇敢地尝试,又如何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你最想要的又是什么呢。
身体的残疾让菲利普很自卑,面对爱情,他对米尔德丽德心甘情愿地付出,低三下四极尽讨好之能事,换来的却是对方的不屑与厌恶。原生家庭的残缺,也让他对母爱有一种深深的渴望,他先是从诺拉身上获得了这种爱,可他当时并未意识到那是他自己想要的。
他为之迷恋的米尔德丽德,他爱的也只是一种幻象罢了,是被他自己无条件的付出所感动了。他努力活成一个绅士的样子,给予对方照顾和帮助。与其说米尔德丽德背叛了他,让他感到痛苦与折磨,还不如承认是他自己在找虐。当发现一个人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及时地止损很重要,避免更大的悲剧发生。
菲利普经历了破产、无家可归、露宿街头、应聘工作、朋友的变故,伯父去世等一系列问题之后,他看空了一切。克朗肖留给他那关于地毯的谜题也揭晓了答案: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织毯子的人在编织花纹时也许仅仅凭借着一种审美的感觉,并不是出于什么“目的”。人生在世也是如此。或者说,如果一个人不得不相信自己的行为是不由自主的,那么他就可以这样看待生活,视生命为编织地毯上的花纹,既无意义,也无用处,只图一乐罢了。
文章结尾菲利普收获了萨利的爱情,也许他并不那么爱她,但他已经懂得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未来勾勒了一副美好的蓝图。对于岁月长河来说,生命仿佛一粒尘埃,微不足道。如何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找到我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更深层次的与自己链接显得尤为重要。
成长本来就是一条不可逆的道路,更恐怖的是,它往往还是一条孤独的单行车道。只愿我们能在别人的故事中,切身体味或已逝去,或未到来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