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各地结婚习俗不一样
昨天是“五一”节,我们全家人凌晨出发 到三百多公里外老公姐姐家,吃他外甥喜酒,老公和他哥哥开两辆车,从高速走四点半到了酒店。
早上吃完早餐,九点半到姑子家看有什么要帮忙的。结果去了那里,根本不需要。也没有看到新郎把新娘迎娶进门,新娘给公婆敬茶,公婆给新娘改口费的场景。更没有看到家里人来人往的场景,只有老公姐夫在,姑子去做头发了。
新郎新娘在今年过年已经领了结婚证,本来打算请酒,赶上疫情期间不让摆喜酒只好延期,超过桌数要报备。
过年的时候,姑子已经请了亲家一家人吃饭。所以,事实上我们不需要这么早去,我们只要赶到中午吃喜酒就可以。
各地习俗不一样。就说婚宴主桌安排,他们安排了两桌主桌,像“楚汉两界”一样,女方在左边,男方在右边。
男方主桌,新郎、新娘、父母、舅舅一家,而新郎的外公外婆是坐隔壁桌的,舅舅的地位比外公外婆的高,有舅舅为大的说法。
我们婚宴主桌也会摆两桌,但是男方的主桌人员一般是新郎、新娘、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舅舅等至亲,舅舅就没有放在那么高的位置了。女方舅舅的地位还是高的,新娘必须由舅舅从娘家背上车。
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他们那边喜酒中午是正餐,中午请几十桌,晚上就请一桌,留至亲再吃一餐。而我们这边晚上是正餐,晚上请几十桌,中午请至亲先吃一餐。
02婚庆公司不负责
结婚请婚庆公司有很多的好处,可以给你一个梦想中婚礼舞台,然后一切婚礼事项都由婚庆公司来准备,自己可以省下很多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一条龙的服务了。
我姑子有理财头脑,十年前地皮便宜,在比较繁华的路段买了地皮盖了五层楼,现在拿来出租。每年收租金比我们拿工资的强多了。
她有钱还节俭,自己另一处老房子重新装修,给儿子做新房。她俩口子住到五层楼出租房里去住。
她请的婚庆公司不负责,结婚很多细节没做好,比如酒店大厅新人的照片没有放。吃饭的酒店是姑子这最好的酒店,在这家酒店摆喜酒的人多,有七家。
酒店大厅摆了六对新人照片,全是电影幕布那么大。而外甥和外甥媳妇的照片只有一半大,还是放在二楼餐厅门口,也不是新人正面照,新郎和新娘在拥抱,新郎是正面照,新娘是背面照。
新郎新娘父母没有佩戴胸花,婚庆公司没有准备。两人站在酒店大厅迎接客人,一点不像新人父母。
没有准备矿泉水,敬酒时找不到矿泉水,不能空杯吧,就倒了点白酒在杯子里
本来有专业摄影师,吃完正餐,男女双方至亲和新人照相。等了一个小时,摄影师才出现,今天结婚的人多,他们在赶场子。
03婚礼致辞
婚礼致辞是婚礼中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婚礼的一大亮点。双方父母会在台上致辞,也能看出双方的水准。
新郎的爸爸是老公的姐夫,在学校当老师的。平时挺能说的,今天在舞台上也有点紧张。脱稿致辞,但是停顿了两次,家人用掌声鼓励他不要紧张。
新娘的爸爸更紧张,看着手机念稿子 ,稿子估计是女儿给提前写好保存在手机里。老公的哥哥开玩笑说这种场合上台谁都会紧张,下次他女儿结婚,他就提前录好音,然后在舞台上对口型。
04婚礼仪式很累
婚礼仪式少则半小时,多则一小时。婚宴当天,新娘一大早就赶去化妆,紧接着就完成一个接一个的结婚传统仪式,结果气都来不及喘一下,又要拖着厚重的婚纱,马不停蹄地赶到摆婚宴的酒店,匆匆地补一下妆,就扬着幸福的笑脸,站在酒店大门迎接前来赴宴的宾客。
“待完成婚宴上的所有环节,又要一桌一桌地敬酒……一整天下来,真的很累。”我们家的新郎新娘一天没吃饭,忙得没空吃。
还有一个环节,吃完正餐新人要和至亲照相。两边都是大家族,新人要和十个家庭分别照相。
有摄影师照相,照一张就检查谁的眼睛闭上要重来,一开始两位新人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到后来,新娘的笑容已经僵硬,新郎干脆不笑。
05儿子做伴郎
儿子赶鸭子上架,给他表哥做伴郎。儿子是高一学生,平时喜酒吃得少。一开始以为是他姑姑的玩笑话,没想到真的让他做伴郎。
伴郎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就是在新人进餐厅前,守在餐厅的正门后面。他和表姐一人守一边。新娘进场就为新娘开门放礼炮。
新郎在舞台中央等着新娘上来,新娘由新娘爸爸挽着胳膊走上舞台,这个时候儿子和他表姐就冲舞台放礼炮。
等新郎新娘敬酒了,儿子提前吃了菜填了下肚子,跟在新郎的身后为他倒“酒”,酒就是水。
昨天喜酒摆了20桌,儿子就跟着新郎走了20桌。儿子说还挺轻松的,原本以为做伴郎要上台说话的,所以一开始是不想去的。
姑子家的喜酒比较低调,放在酒店吃又省事。但我还是怀念农村喝喜酒,大人们忙里忙外,孩子们开心打闹,热情、祝福裹着浓浓乡村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