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见惠州在歌唱,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那是湖边路旁的小音箱里放出来的歌。
惠州西湖边上黄塘村小巷,老人们会聚在一起,下棋聊天或打牌,饭后去西湖边散散步,好像能从这里穿过历史的长廊,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
人到中年,故事刚刚展开。
顺着狭窄的小巷往前走,与老惠州人聊聊天,我的心被打动:他们把握着当代人难得的那种终极状态——慢、舒服。
我试着把一切所见所闻,所触及的美好,安静地放在朋友圈里。不求供养。带来一些记忆,带走一份期许。我们愿意向一切人学习,当一切人的老师。
带着爸妈,去城里游玩,不太想把日程塞得太满,和老人一起吃好、喝好、睡好、玩好。
夕阳西下,古琴相伴,泛舟西湖,凉风逐波而过,湖光灿闪,玉塔卧微澜。惠州的老城区就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从西湖步行到水东街。看贩夫走卒、老人小孩、江边垂钓的年轻人,怡然自得,不急不徐。
惠州城里有许多东西不为人知。
“原来的军供粮仓,改造成了752艺术仓。”
752艺术仓的一砖一木,不仅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也赋予生命新的依托。
0752是惠州市的电话区号,桥东艺术仓又曾是粮仓,故取名为‘752艺术仓’,既有地方标识,又有历史印记,生活·艺术·分享。
停苑,来舍咖啡、北六设计、泓石设计、月亮湾陶艺馆、斑马制图中心、麦柳巷手工面食、C66摄影。里面做店主的,有不少是读过不少书,甚至有学历的人。疫情之下,表面上的清闲抵不过日不进账的焦虑。
我们社会固化了吗?时光倒流四十年,那时候社会结构是不是固化的?农村人没有城市户口,不能到城市工作,除了读大学、当兵之外没有别的跨越阶层的机会。时光再倒流三百年,想跨越阶层,唯一的出路只有科举。
当下社会是发展的,变化的,更是动态的。现在这个社会,给一个人太多的机会找到上升通道。
有一代人完成了所谓的「逆袭」,从一个阶层跨越到另一个阶层,甚至有不少人跨越几个阶层。
惠州水东街的“阿嬷叫”好吃。
在惠州话里,“阿嬷”是指祖母的意思。
很久以前有一个小贩,在街边卖“阿嬷叫”,由于它特别的香,吸引来许多嘴馋小孩子的围观。由于小贩怕滚烫的热油溅出来,烫伤小孩的脸,可是他怎么赶也赶不走...
他急中生智,对小孩们说:“阿嬷叫你回去吃饭!” 小孩们信以为真,纷纷跑回了家中。
于是日后,只要有嘴馋的小孩围过来,小贩都会说:
“阿嬷叫!阿嬷叫!”
就这样,“阿嬷叫”成为了惠州人对这一油炸小食的称呼~
看老太太做“阿嬷叫”,没有任何趣味 。她一脸严肃,不言不语,像一个人在夜路上,不急不慢地走。但她做的很好吃,名不虚传。
问:如何好吃?
答:中庸。
中就是不走极端,
庸就是不唱高调。
中:中间。
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我们从广州坐高铁去武汉,到长沙下车就不走了,这叫做“不及”。一口气坐到郑州去了,这叫“过”。结果都没到你要去的地方,“过犹不及”。
庸:平常。
经常用得到的这个普普通通的“道”,就是中庸之道。
既然是“常用”,那就不能唱高调。
中庸就是无过无不及,就是恰到好处。
为什么好吃:食材和因材。阿嬷叫的内馅主要为萝卜,虾米等馅料。先在小铁斗内放入面粉糊,再放入馅料,最后淋上一层薄薄的面粉糊。这样,阿嬷叫就能入锅油炸了。
与阿嬷叫不相上下的是桥东街的阿嬷糖丸。
阿婆带着草帽,穿着碎花的衣服,推着三轮车,从年轻的时候怀着孩子就开始卖,现在外孙女也念小学了。40年来,飘忽不定的穿梭于各个巷子,主打甜糯的生姜汤圆,撒上一把芝麻花生碎,阿婆自己磨的,香。
而当面对曾有几十多年历史的房子,斑驳岁月的凿墙,晕染着那些年色泽的灯火。
改造后的水东街给了过往一份尊重。倾听与被倾听,了解与被了解,容纳与被容纳,信任与被信任。这个过程本身是一种疗愈。
惠州,多次相见,也如初见,给人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