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再起:京东和美团谁能笑到最后?

一、京东的“闪电战”:0佣金+品质定位+骑手福利

1. “零佣金”直击美团命门
京东以“2025年5月前入驻商家全年免佣金”的激进政策突袭市场,直接对标美团6%-8%的佣金抽成。以100元订单为例,商家可节省6-20元成本,吸引近20万餐饮商家申请入驻,部分连锁品牌(如瑞幸、海底捞)甚至将京东作为主平台运营。而美团长期被诟病“佣金过高”,部分中小商家利润被压缩至个位数,甚至被迫关门。

2. 品质化标签的阳谋
京东外卖仅限“有堂食的正规商家”入驻,并要求大众点评评分3.8分以上,通过资质审核和实地考察筛选商家。这种策略瞄准中高端用户,与美团下沉市场的“9.9元拼好饭”形成差异化竞争。

3. 骑手社保的“道德筹码”
京东率先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直接冲击美团长期被诟病的“算法压榨骑手”痛点。此举不仅吸引骑手跳槽(达达130万骑手中近三成来自美团),更通过社会责任叙事强化消费者好感。



二、美团的护城河与反击:配送霸权与即时零售扩张

1. 700万骑手的配送霸权
美团日均800万骑手的运力网络是其核心壁垒,平均配送时间23分钟,远超京东的48分钟。其“超脑系统”可实时调度3亿订单,30分钟送达率高达98%,而京东仅75%。。

2. 下沉市场与即时零售的“反向入侵”
美团通过“9.9元拼好饭”攻占县域市场(2024年订单增长37%),同时以即时零售切入京东腹地——美团闪购GMV突破千亿,3C品类增速68.5%,甚至半小时送达iPhone,直接威胁京东的物流护城河。

3. 被迫跟进的防御策略
面对京东的攻势,美团紧急降低佣金至5%-7%,并宣布为骑手缴纳社保,但市场质疑其被动调整的诚意。此前美团因垄断行为被罚34.42亿元,股价暴跌2万亿,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三、商家与骑手的“叛逃潮”:垄断反噬与行业觉醒

1. 商家集体“用脚投票”
北京某连锁餐厅老板算账:美团月销5000单需支付2.4万佣金,而京东免佣金后,即便单量减半也能保本。中小商家更是直言:“美团抽成抽到我们想关门”。

2. 骑手权益引发行业地震
美团骑手长期面临无社保、高罚款(超时一单扣20元)等问题,京东的福利政策直接导致骑手大规模跳槽。压力之下,美团被迫承诺改善骑手待遇,但用户质疑:“早干嘛去了?”。


四、行业终局预测:三国杀还是昙花一现?

1. 短期:补贴战与市场份额争夺
分析师预测,京东若保持每年50亿补贴,2年内可抢占10%-15%市场,但长期需解决盈利模式(未来佣金或升至5%-8%)和用户体验(入口需三级跳转)问题。

2. 长期:即时零售的生态对决
京东的真正野心是通过外卖引流至即时零售(如3C、商超),构建“高频带低频”的闭环;美团则以“万物到家”反向入侵京东的电商腹地。两者的竞争本质是用户打开率的争夺——谁更频繁出现在消费者的手机屏幕上,谁就能胜出。

3. 社会责任与垄断价值的反思
美团因压榨骑手、垄断行为被舆论声讨,而华为式的“科技向善”成为公众期待。平台经济若只追求规模红利而忽视利益分配公平,终将面临反噬。正如网友所言:“垄断者的护城河不是市场份额,而是生态健康”。


结语
这场外卖大战不仅是商业博弈,更是对垄断逻辑的拷问。京东的突袭撕开了美团“伪科技”的外衣,暴露其“收割者”本质;而美团的困境警示所有巨头:真正的护城河,是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共生。无论结局如何,用户已从中获益——更低价的外卖、更快的配送、更受尊重的劳动者权益。

这场战役的终局,或将重新定义互联网经济的价值边界:垄断者的使命,应是推动进步,而非巩固霸权

你认为这场大战谁会笑到最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